7月18日上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人民检察院举行公益保护监督员选任颁证仪式暨新闻发布会活动,向社会通报首届226名公益保护监督员工作有关情况。航空港实验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裴文典同志作为新闻发布人向社会发布公益保护监督员工作有关情况。
文字实录
航空港实验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裴文典:
开展公益保护监督员工作,是依法行政、依法治区的需要,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需要,同时也是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需要。选任公益保护监督员的出发点,是让人民群众参与公益保护工作,在形成公益诉讼案件之前,把破坏公共利益的现象整改到位,让公益诉讼案件越来越少。要通过公益保护监督员工作,激发人民群众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推动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树牢法治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人人争当监督员、人人都是保护者,杜绝破坏公益行为、共同守护美好家园的社会氛围。
公益保护监督员选任程序严谨、形式规范,226名公益保护监督员将在航空港实验区检察院的指导下,积极提供公益损害线索;适时参与见证勘验现场、检查物证工作;观摩公益诉讼庭审;监督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工作;宣传普及、贯彻落实公益保护有关法律法规;收集反馈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
下一步,航空港实验区检察院将通过公益保护监督员工作,打通检察监督服务民生民利的关键一步,将公益诉讼打造为航空港实验区检察院的“闪亮名片”。一是完善管理机制,强化培训提升。航空港实验区检察院制定印发了《公益损害案件线索举报奖励办法》、《公益保护监督员管理考核办法》,明确工作开展的方法以及考核标准,并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规范制度。7月17日—19日,航空港实验区检察院对公益保护监督员进行第一次集中培训,邀请省、市检察院公益诉讼专家和有关行政部门业务骨干授课。二是突出工作重点,延伸覆盖触角。今年内,公益保护监督员要在生态环境公益保护领域深耕细作,充分发挥职能。下一步将围绕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等领域开展工作。三是增进协同配合,凝聚保护共识。紧紧依靠党工委的领导和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主动接受区人大工委监督,更加积极地与行政执法机关交流沟通,建立协作机制,携手推进公益保护工作,真正实现双赢多赢共赢。四是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专业能力。突出实战实用,持续加强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全面提升监督能力,建设一支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过硬检察队伍。
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区国土资源局、规划市政建设环保局、社会事业局、城市管理局(城市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分别就水污染防治、打击非法取土挖沙等群众和社会关心的环境公益保护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河南法制报吴倩:
请问公益诉讼工作对自然资源保护方面有哪些促进作用?
区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郭彦军:
近两年国土部门与区检察院形成了良性互动,在打击非法取土挖沙、非法占用农用地以及其他土地违法行为方面取得了不错成效。自去年9月份以来,已有10余人因破坏、占用农用地被追究刑事责任,不少当事人主动拆除了非法占用土地上的建筑物,主动修复被破坏的耕地达300余亩。有力震慑了各种违法用地行为,维护了航空港区的土地管理秩序,捍卫了公共权益和法律权威。区检察院与国土部门就自然资源领域违法案件的民事公益诉讼问题也做了很多探索,基本形成立案调查、耕地破坏鉴定、案件移送、土地修复费用评估到追究刑事责任等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作程序。随着公益诉讼工作的深入开展,必将助推港区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河南日报孙欣:
请简单介绍一下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社会事业局的主要职责是什么?社会事业局开展了哪些环境保护有关的工作?
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杨宏乔:
社会事业局主要负责全区农业、林业、畜牧、文物、扶贫、民政、宗教、民兵武装等工作,是主要服务民生工作的部门。我们区检察院开展公益保护监督员工作,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有力举措,社会事业局将大力支持、积极配合。今年以来,航空港实验区非法取土挖沙、私砍乱伐等涉林违法问题屡有发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管委会专门成立打击非法毁林挖沙取沙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部门联动,协同配合,联合森林公安、辖区派出所等有关部门,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打击力度,有效遏制非法挖沙取沙的势头,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称赞。社会事业局还承担了全区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通过制定印发《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工作专题会议,多渠道加强宣传教育,与农资经营户签订承诺书,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维护了全区生态环境质量。
郑州人民广播电台杨晓彬:
请问,郑州航空港实验区规划市政建设环保局作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环境公益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区规划市政建设环保局副局长任岩:
近年来航空港实验区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提升,2016年至2018年,PM2.5同比下降14.5%,PM10同比下降12.4%。全区水质量也持续改善,梅河、丈八沟达到IV类水质标准,全区饮用水水质达标率98%以上。全区已建成3座污水处理厂,每个办事处及工地都建设有空气质量监测点,对环境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严格环境监察执法,实现监管执法全覆盖,做好大气污染控尘、控车、控烟、控煤“四控”,完善管委会、职能部门、办事处三级督导考核机制。坚持“日督导、日通报、周排名、周考核、周奖惩、周约谈”,实现环保考核常态化,使环保任务可量化、责任可追究、结果可运用。
法制日报赵红旗:
我想问一下水污染防治的问题。据我了解,航空港实验区缺水,大多数河流无水,兰河、梅河虽然有水,但水质不好。请问:作为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政执法主体,在领导、群众或公益保护监督员发现问题举报时怎么处置?
区城市管理局(城市执法局)副调研员何行富:
首先,人为排放污水被投诉、举报时,会严格按照执法程序调查取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进行处罚。第二,城市管理局正在研究制定兰河生态修复方案,通过增加沉水植物、投放鱼类等措施提高湖体及兰河水体自净能力。第三,河道管理问题将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管,加强水体和岸线管理,确保无浮漂物、岸线无垃圾;二是防,加强联合执法和治理,防止前期雨水污染等面源污染,强化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排入河;三是治,对水体进行生物治理,修复河道生态平衡,提升河道自净能力;四是源,提高源头活水量。与规划部门联合论证建设调蓄水库,从黄河引水、增加南水北调指标等措施,提升景观水水质。
媒体采访
发布会结束后,部分参会领导和公益保护监督员代表接受了媒体采访。
央广网河南分网记者:
请问,区人大工委就如何发挥好公益保护监督员作用,有哪些意见建议?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航空港区工委副主任赵建设:
公益保护监督员工作对于拓展公益诉讼监督范围,完善公益保护格局,推动各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严格落实好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工作开展中,一是区人大工委将继续跟踪、全程指导,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帮助检察院解决公益保护监督员工作开展中的问题和困难;二是监督、协调各行政执法部门加强配合,对公益保护监督员提供的线索及时跟进,形成合力;三是希望检察院管理好公益保护监督员队伍,充分激发他们参与公益保护、认真履职的热情和自觉性,确保公益保护监督员工作真正能取得实效。
央广网河南分网记者:
请问,如何理解维护公益才是终极目标?发挥好公益保护监督员作用,有哪些意见建议?
航空港实验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负责人任兵:
我国97%以上的检察公益诉讼都是通过诉前程序解决的,采取调查核实、征求当事人意见与发出检察建议等诉前方式,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使被损害的国家利益得到维护,使被破坏的公共利益现象得以修复或整改到位,无须再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这也是实现公益保护的最佳形式。如果被破坏的公共利益现象未得到修复或整改不到位,或者检察机关经诉前程序仍未实现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全面履职目的的,那么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提起公益诉讼是维护公平正义唯一的司法救济渠道,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后一道法治屏障。同时,任兵表示,公益保护监督员制度,是通过发动群众力量、收集相关线索、运用法治手段,来实现公益保护的一项机制,也是检察机关延伸法律监督触角的一个窗口。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记者:
请问作为公益保护监督员,您将怎样开展工作?
公益保护监督员、清河办事处副主任张志强:
将切实履行公益保护监督员职责,同时作为清河办事处副主任,也会多引导发动其他公益保护监督员,对污染环境现象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报告,充分发挥好公益保护监督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