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信用港区 > 诚信宣传

警惕家政家修行业的那些“坑”

来源: 日期:2021-08-26 18:36
搬家费1500元变1.8万元,北京四方兄弟搬家公司6人近日获刑。虽然违法人员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家政家修行业坐地起价、强收费用行为仍屡见不鲜,消费者深受其苦。12345热线反映,今年6月以来直接投诉搬家公司“坐地起价”的来电近40起,反映空调、洗衣机等家电上门维修“购买服务与承诺不符”的有700多起。
据了解,冒充知名品牌,收费完全无标准;在服务过程中坐地起价、虚构故障,借机抬高费用,或以次充好,收取高昂费用;服务质量没法保障,售后服务延时等是影响家政家修行业健康发展的三宗“罪”。
“兄弟京北搬家公司冒用兄弟搬家公司骗取消费者信任,有明显欺诈行为。”前不久,一架钢琴、一台空调、一个柜子,2.1公里的搬家距离,让包先生支付了6000元的搬家费。他算了笔账,按照搬家公司之前所说,出车的运费一辆是280元,两车一共560元,还有三样物品搬运费分别为200元、150元、450元,合计才1360元。
然而,工人搬完后却坐地起价,要求额外支付人工费,每人每小时300元,共3人,5个小时共计4500元。包先生说,当时工人一共索要了8000元,讨还还价后他支付了6000元。“搬完已将近深夜12点,为了两个孩子及自身安危考虑,不得已支付了高价费用。
相比搬家,家修服务对于市民生活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然而现实中存在的各种“坑”常常让市民头痛不已。
“我们家空调不制冷了,联系了售后要求上门维修,对方上门后给空调加了氟,加完之后居然跟我要了1850元。”李女士说,对方解释说具体要加多少氟得看实际情况,还说有其他的零件也要更换,“我也不懂,只能自认倒霉。
许多消费者并不懂技术,对产品存在什么样的技术问题,是该修还是该换,零件是不是真的坏了,往往不清楚,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容易处于弱势地位。
为什么家政家修市场乱象频出?北京市信凯律师事务所张晓伟律师认为,除了因为服务者自身经营不规范、法律意识淡薄,也有法律制度不完善和监管不到位的因素。
有媒体调查发现,有人登录58同城等网站,以个人身份发布搬家和维修的相关宣传信息,仅需通过人脸识别,提供银行卡和微信信息,一条服务信息分分钟就可以对外发布了,市场准入毫无门槛可言。
而正因为市场准入门槛低,一些私人搬家团队、个人维修没有正规的资质,也避开了执法部门的监督。“比如维修服务吧,虽然是个小领域,但其实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因为散而乱,维修服务不易纳入统一监管,这块就成了执法盲区。”张晓伟说。
此外,家政家修服务也没有相关行业标准,更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