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信用港区 > 诚信宣传

【风险提示】预付式陷阱多 消费需谨慎

来源:广西日报 日期:2022-07-26 01:30

美容卡、理发卡、健身卡、洗车卡……日常生活中,不少消费者都办过预付卡,预付式消费日益普及。这种消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消费、繁荣市场,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乱象。办卡时,商家承诺各种优惠,可一旦遭遇服务不满意、商铺关门时,退卡退款就成了人们的烦心事。

今年4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1)》,报告指出,预付式消费纠纷一直是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面临的难点。

预付式消费,是指消费者预先向经营者支付一定资金,然后按次或按期获得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方式。理发一次58元,充500元享受7折优惠;饭馆办卡,充值1000元,消费打8折;洗车一次30元,充值500元20次......生活中类似的预付式消费活动层出不穷,在理想状况下,可以让买卖双方实现双赢。消费者可以获得让利打折、项目赠送等优惠,商家可以融通资金、扩大规模、锁定客源。

预付式消费往往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优惠性,优惠性体现在预付式消费平均价格比单次消费价格低,如众多理发店主打的会员卡,单次理发需要30元,而充值会员后,单次理发的价格只需要20元,这种营销模式吸引了部分消费者成为会员。实事求是地讲,这种模式确实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打实的优惠。

但预付式消费的另一特点是非及时性,这就大大增加了消费风险。有些商家收了钱“跑路”,如前些年经常改换门庭的健身房;有的是本卡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出现办卡后不补、不退、不得转让、逾期作废、概不退款等霸王条款现象;有的存在顾客消费时另外加收费用的乱象,如一些4S店在消费者结账时巧立名目,要求部分项目必须单独支付费用。

如何能避免掉入预付式消费陷阱,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轻信口头宣传,理性消费。同时尽量选择信誉良好、规模较大、资质齐全、预付数额合理的经营者进行消费。同时重视与商家签订合同,保留相关消费凭证,避免出现侵害消费者行为而无佐证材料,增加后期的维权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