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港区科技工信局局长 禹定国
好的营商环境是发展之基、活力之源。今年,党工委把营商环境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当下“一统十联”工作的开展,为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也让大家看到了航空港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信心。现结合科技工信局的主责主业和工作实际,谈谈我的认识体会。
抓思想,提高政治站位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扎扎实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决策部署,围绕“三新”定位和“二次创业”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落实“一统十联”为目标,聚焦企业、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损害营商环境的腐败和党员干部作风问题。能够深刻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经济发展中,营商环境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在具体工作中,“一把手”既要体现核心领导力,也要做到关键推动力。要把自己摆进去,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持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相结合,亲自抓、带头干;要把问题摆进去,在问题查摆中找具体抓实质,把措施搞扎实,主动靠前服务,把实效真正做出来;要把职责摆进去,聚焦主责主业,优化政策供给、提升服务效能,让企业实实在在受益,有更多的获得感。
抓担当,强化责任落实
科技创新、先进制造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样离不开一流营商环境的保驾护航。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科技工信局立足工作实际,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供给、优化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锚定高端化迈进、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提升“补链、强链、固链”能力,不断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具体工作中,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
(一)建设一流创新生态新高地。一是加快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深刻理解国务院机构改革精神,将科技管理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把更多精力从扶持具体企业、具体项目转到制定政策、创造环境、搞好服务上来,统筹科技力量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攻坚克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创新引领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快科创载体建设。打造一批标杆式创新载体平台,争创国家、省级孵化载体资质认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及瞪羚、独角兽企业,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家。三是着力提升全区创新水平和创新实力。力争全年各项科技指标再上新的台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增加值同比增长5%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0%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20%以上,达到15亿。
(二)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承载力。加快推动航空港区智慧岛建设,修订创新创业系列支持政策,构建高能级、高效率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积极融入河南省科学院重振重建,推动科学院航空港区分院落地。加快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打造全过程科技孵化服务链条。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创新,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统筹协调与服务平台,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三)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一是组建、理顺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产业指挥部架构和工作机制。依托比亚迪“链主”资源,发展智能感知系统、车规级半导体、智能座舱、车用无线通信、云服务终端、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快速充电设施等细分领域,加快整车、电池、新材料等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对接吉利、创维等新能源汽车研发及整车制造基地项目、新能源电池制造项目、氢能储能项目,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地,打造百万辆新能源汽车城。到2025年,力争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二是加强项目建设投产服务力度。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形成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解决项目建设和运营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确保比亚迪项目如期投产,力争全年整车生产突破30万辆,完成产值300亿元。三是持续做好重点企业生产保障工作。紧盯超聚变、联创电子、睿意科技、华锐光电、合晶、速达、光力等新投产或提升产能企业,力争产能进一步提升。
(四)助企服务求实效、增活力。一是持续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政策落实攻坚、企业成长助力、数字赋能提升、项目投资突破、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科技创新引领、四项对接深化、要素保障稳基等八项行动,激活存量经济潜能,扩大增量经济规模。二是强化惠企纾困。狠抓惠企政策落实,推动“政策找企,免申即享”,实现政策直达企业,确保市场主体应享尽享快享,最大限度释放政策活力。三是强化助企服务。持续实施三级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全力推动各工作组、各局办、乡镇办事处建立全方位全链条企业服务体系,全面解决企业发展问题,提升服务效能,提振企业信心。
(五)实施清廉企业创建行动。把建设清廉企业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推动工业企业清廉建设“一体推动”,以清廉养正气、促发展。进一步引导区内工业企业完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等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决策环节,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和定期轮岗,依法依规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建立完善行权履职约束机制。建立健全企业清廉文化建设机制,让清廉之风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领域和环节。积极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坚决治理商业贿赂。健全完善出资人监督、审计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等统筹衔接的综合监督体系。
抓服务,注重质效提升
为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密切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针对企业经营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多措并举出实招,精准发力出实效,切实为企业解决难题。
为解决企业在孵化器运营中遇到的痛点,4月11日,省孵化器协会及大学科技园行业专家应科技工信局邀请,到航空港区智能终端产业园国家级孵化器考察调研。调研组专家针对孵化器运营过程中在企业引育、投资案例、年报填写等方面的问题给予了详细指导,同时,为孵化器拓宽招商渠道出谋划策,不断导入科研、投融资、管理及运营等行业资源,进一步赋能园区,促进孵化器与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深度对接和联动,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协同发展,助推企业孵化工作开创新局面。
为解决企业在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中的难题,4月27日,科技工信局邀请郑州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刘章在台湾科技园开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培训及调研部分重点企业,航空港区科技型企业代表共10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会。通过培训及走访调研,对充分调动科技企业从事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的积极性,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不断优化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程序和手续,使更多企业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
“一统十联”工作机制作为航空港区首创的优化营商环境的积极探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抓手。优化营商环境最重要的转变来自于领导干部作风的转变,领导干部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企业角度变“我要怎么办”为“企业要我怎么办”。我们将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强化政策支持,主动靠前、精准服务,谋划建立“万人助万企”信息平台,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为航空港区“二次创业”再启航、实现“第二个十年辉煌”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