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港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李广建
检察院党组紧盯省委省政府赋予航空港区的“新定位、新要求、新目标”,统筹“四大检察”职能,以“一统十联”工作机制为引领,以检察履职一体化服务,推动完善“惩、治、防、护”四位一体,出台《积极服务保障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二次创业”的意见》,借鉴9个国家中心城市、浦东、前海、天府新区有关工作方式,为“中原特区”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聚焦企业关切,靶向服务,“需”事实做
上门问需,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深入企业开展常态化走访,“调”“研”“用”并重,主动对接企业司法需求,提升检察服务精准度,做到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明确服务保障方向和重点。主动把12309检察服务中心功能延伸到富士康厂区,设立检察法律服务站,形成经验,逐步复制到比亚迪等重点企业,成为企业的“专属法律客服”,做实服务企业员工“最先一公里”。
保障特需,针对具体问题分类施策。针对企业关心、关注的民事、刑事、劳动法等疑点、难点法律问题,专项研判、分类会诊、提供对策。“简单问题即时办,复杂问题会诊办”,如某企业对员工刑事案件担心处理不当,寻求法律帮助,检察院立即组织涉案民事、刑事方面员额检察官,分析解惑,提供“一对一、点对点”指导。注重充分发挥法律专家、调解中心、检察骨干人才作用,通过员额检察官联席会议、专家咨询会议、公开听证会,为助企纾困开出“法治良方”。
紧盯刚需,提供定制法治服务。开展全方位、全天候、规模化、精准化法律服务,加强犯罪预防和权益保护,在3·8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知识产权日等时间节点,更新检察法律服务站法治宣传展板11期,录制检察官说法11期,知识产权普法小剧场1期,培育编发涉企典型案例4例。对新招录的企业员工开展入职普法宣讲,进行入职法律知识测试、发放法制宣传品、学法手册等,把好职工遵纪守法“入口关”。
打造“检察履职一体化”,发挥法治引领规范作用
统筹预防和打击,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涉企犯罪案件落实专人专办、要案协办、领导督办,常态化开展“挂案”清理、“两项监督”专项活动。组建“三位一体”专业办案团队,整合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检察职能,向企业管理层提示经营风险、提供案例指引,帮助建立防范机制,提升全方位保护。如:办理张某等3人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案,主动与被侵权企业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促进侵权人积极赔偿,提高追赃挽损比例,保护企业发展新动能。该案例入选河南省检察机关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维护清朗发展环境,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多维发力,将诉源治理始终贯彻到公益保护、司法救助、社区矫正、财产刑执行、检察建议等检察履职中,引导社会行为,规范管理秩序,净化发展风气。如:根据多人反映的某办事处停车问题,分析梳理、实地走访、现场勘察,发放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推动检察力量向引导、疏导端用力,助推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
量身制定企业合规体检表,增强规范经营意识。总结案件办理情况,制定企业合规法治体检表,围绕企业经营、发展规划、重大决策、用人用工等方面涉法事项开展“法治体检”活动,帮助企业发现法律问题、查找制度漏洞,提出法律建议、防范经营风险,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法律指引。目前,已走访企业15家,汇总法治需求4类。
内外联动,快办快转快结,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畅通投诉渠道,快速办理。联合区21家单位,依托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创新政企沟通模式,实现“常态化、系统化、全链条、高效率”营商环境投诉处理体系,对企业诉求实行有诉即收、优先办理、极速流转、督办反馈。如:办理的宇通公司反映合同款问题,1日内办结;小微企业反映的房产手续办理不顺畅问题,联合规划局、建设局共同答复,3日内息诉。截至目前,中心共受理问题类线索11件,2件正在办理中,反馈结果均为满意。
规范处理流程,快速反馈。严格落实营商环境投诉监督处理流程,涉及多个职能单位的问题线索,落实“首问责任制”和“联动覆盖办理”相结合,3日内研究答复是否受理,7日内程序性反馈反映人,22日内答复办理结果并书面告知中心,检察院定期回访、督办、汇总,有效清障破垒、互动对接、闭环服务,打造“便企服务圈”,实现“有问必有答,有交必有办”。
定期分析梳理,快速解决。每季度由政法委、检察院牵头召开联席会议,对于近期企业反映的问题,尤其是反复、多次涉及的问题,共商共建、当场解决,通过共同找问题、提建议、出点子,有效实现“法治环境好,营商环境优,联动保障强”。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检察院将继续当好营商环境法治保障的“先行军”,重点做好以下方面:
一是增强工作合力。主动向党工委管委会报告服务营商环境工作进展情况,邀请驻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参与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联合纪检监察部门发挥“四员”作用,突出了解、反馈、监督、宣传、审视等工作效果。
二是加大窗口力量。按照政法委要求,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同时在平安建设综治中心设有服务窗口,我院克服人员严重不足情况,举全院之力,加强值班人员力量,以饱满的热情、不怕麻烦的心态、跟踪服务的态度,实现“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良好作风和工作效能。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进“法律四进”“万人助万企”活动,依托主流宣传媒体,推介“一统十联”法治保障主要做法、投诉渠道、职能范围,定期编写涉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深入宣传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法规、办案成效、依法安全生产等。联合三官庙办事处在主干道设立营商环境宣传牌;联合重点企业厂区,在员工密集处设立法治标语、典型案例宣传展板,为优化营商环境营造良好法治宣传氛围。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检察院将继续锚定港区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持续打造亮点品牌,做实做优法治服务,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