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滨河办事处党工委书记 袁文周
为贯彻落实好区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按照区“一统十联”工作安排,助力打造公平竞争、健康稳定的市场环境,深化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确保“一统十联”工作机制落实落细,为航空港区“二次创业”提供坚强保障,现结合滨河办事处工作实际,就优化营商环境“一统十联”工作机制的思路、进展、举措和落实情况谈下自己的看法。
有呼必应 无事不扰
通过考察学习,我深刻感受南方沿海城市能够立足优势,大胆探索、创新实践,在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具有引领性、启迪性、示范性的经验典型,具有极好的借鉴价值,令我受益匪浅、收获很大。在当前新形势下,对标沿海先进地区,我们办事处强化组织领导、开展政策宣传、狠抓落实推进、坚持服务创新,及时了解企业诉求,全力帮助企业解困,做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1+1+7”工作机制,成立了滨河办事处优化营商环境专班,专班下设办公室,负责工作专班日常工作;成立7个专项工作小组,负责十项联动机制的运转。各工作小组分别成立“1+1+N”的专职队伍,明确一名科级干部牵头、一名站所长总负责、根据实际选派多名工作人员抓好各自营商环境服务保障,为持续优化办事处营商环境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持续开展政策宣传。在辖区规模以上企业、各行政村、商业小区、市场张贴了宣传公告60张,宣传页500份,线索举报卡片2000张;按照要求设置举报箱5个,每周定期开箱一次;设立举报电话一部,用于接收日常群众线索反映;办事处机关和各村电子显示屏7块,用于日常滚动播放相关宣传政策。
狠抓责任促推进。每月定期召开一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对当月营商环境、招商引资、万人助万企等情况进行了通报,对下月工作进行部署;制定办事处优化营商环境任务清单,每月对清单销号情况进行统计;开展问题自查自纠,每月填报《自查自纠问题汇总表》,针对问题进行监督检查,逐项督促完善;签订《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廉洁自律承诺书》107份。
以服务创新促优化提升。从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入手,结合办事处职能,利用便民服务大厅,建立健全就业创业、子女教育、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制度,在教育、就医、住房、创业等方面为个体投资者、企业员工解决后顾之忧,协调区职能部门优化工作流程,创新工作方法,累计提供咨询服务13次,全力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和公平竞争的一流营商环境。 采取分包制度,聚焦企业发展痛点难点,采取深入走访企业18次、组织企业家座谈会1次、行风评议1次,对排查出的问题,做到早防范、早发现、早处置。
三举措营造亲清政商关系
一是树立服务观念。进一步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通过现场调研、召开专题会、重大问题推进会等形式,集中梳理、解决一批卡点、难点问题。推行班子成员分包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制度,分包领导深入企业,宣传各项惠企政策,常态化了解企业各项困难和诉求,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二是坚持企业至上。把服务企业作为第一要务,切实扛起优化营商环境责任,紧盯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集中开展专项清理整治,坚决杜绝和制止向企业和管理对象吃拿卡要、索贿受贿等破坏损害营商环境行为,绝不允许出现对待群众态度恶劣、简单粗暴,或者“门好进、脸好看、事依然难办”等现象以及作风拖沓、消极怠工、庸懒散浮,不作为、慢作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违纪违法行为,积极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办事处纪工委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目标强化监督检查,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切实提高服务效能,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坚决防止损害优化营商环境的行为。对扰乱市场秩序,故意设置障碍,打扰企业正常生产的坚决予以严肃查处。加强对“关键少数”监督,坚决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行为。
郑州航空港滨河办事处将营商环境作为抓手倒逼职能转变,针对自身政策查漏补缺,找到政策的空白点精准发力,实现“小切口,大成效”;抓干部作风,分包项目的班子成员要定期对企业深入调研,认真汇总企业反馈的问题,实打实、动真格地去解决企业难题,让企业家有存在感、获得感和价值感;结合辖区教育资源、人口红利等优势,将各项政策及服务落实到位,同时创造一些有前瞻性的优化措施,结合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在全区范围内形成滨河经验、滨河标准,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的专属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