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统十联”工作机制实施以来,在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的监督指导下,郑州航空港各部门按照人民至上、厚植基础、实事求是、依法依规、促进发展的原则,持续优化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涌现出一批惠民利民典型案例,现通过“一统十联进行时”专栏,推动好经验、好做法在更大范围内复制推广,实现优化营商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双促进双提升。
停车难、充电难,难于上青天……近年来,郑州航空港的汽车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大军”也在不断壮大,停车难、充电难问题日渐突出。于是,近期在“一统十联”工作机制运转下,郑州航空港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牵头,联合相关区属国企单位,积极设立“智慧停车”工程试点,构建郑州航空港公共区域停车场“停充一体”新格局。 试点“智慧停车”,让城市更“聪明”,生活更便捷。为有效缓解郑州航空港重点区域“停车难”问题,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在富士康、比亚迪等重点企业周边设立“智慧停车”工程试点,搭建智能诱导停车系统,方便驾驶员便捷地寻找车位、充电桩。为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对区内所有新建公共停车场及现有停车场进行改造,要求建成充电设施的停车位占停车位总数比例不得低于15%,至2023年底实现新增5000把电动汽车充电枪的目标,切实解除新能源汽车车主“充电难”烦恼。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只有一件一件为群众办实事,尽心尽力帮群众解决好诸如安装充电桩、建设停车位等急难愁盼问题,才能绘制群众美好生活的“幸福蓝图”。根据郑州航空港相关部门工作规划,到2025年,实现航空港区公共停车场配备充电停车位总数的比例不得低于30%,核心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服务半径小于2公里,在主干道沿线、高速出入口、物流园区、交通枢纽等区域建成9合1型综合能源站10座,加氢站20座,新建电动汽车充电枪(桩)20000把。 坚持科技赋能,探索智慧管理,郑州航空港真正将智慧化赋能城市管理,全面提升治理效能,让企业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