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 工作动态

郑州航空港:监督治理同向发力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来源:清风航空港 日期:2024-01-29 09:42

  营商环境事关长远发展,是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2023年,郑州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积极探索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新路径,首创优化营商环境“一统十联”工作机制,打出“监督+护航”组合拳,着力实现服务企业“零距离”、办事效率“零延误”、项目入驻“零障碍”、生产经营“零干扰”,加速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畅通举报渠道 线索征集常态化

  “欢迎社会各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主动监督,对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我们优先受理、优先办理、优先反馈......”在郑州航空港政府官方网站上、政务服务办事大厅内等公开场所,随处可见“公开征集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的公告”,所收集来的问题线索由优化营商环境“一统十联”领导小组工作人员收集汇总、统一处置、优先办理。

  这是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建立“中梗阻”问题线索接收处置绿色通道的一个缩影。

  为大力营造全民积极参与营商环境监督的良好氛围,该区纪检监察工委开通营商环境问题举报热线,设置举报信箱,依托“清风航空港”微信平台发布公告,在政务服务窗口摆放问题线索征集台签,让群众监督“触手可及”。

  截至目前,共计发放损害营商环境联系卡3万余份,张贴公告360余份,设立举报信箱163个,受理问题线索44个,推动解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36个。

  创新工作模式 专项监督常态化

  早上不到9点,“一统十联”的工作人员就走进政务大厅。在政务服务领域专项监督中,该区“一统十联”工作人员剑指服务效能、发展堵点,对政务服务大厅开展“飞行式”监督检查。

  该区纪检监察工委聚焦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关键少数”等重点群体,创新监督机制,提升治理成效。聚焦“关键少数”,强化政治监督,出台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监督办法,已开展政治谈话196人,梳理问题154个,制定整改措施173项;聚焦“庸、懒、散、拖”,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作风专项整治,开展督查63批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31个,集中约谈15人;聚焦政务服务,构建“明察+暗访+机动”监督机制,采取“面对面”“背对背”“点对点”等方式,通过持续纠、坚决治、彻底改,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开展监督检查87批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32个。

  建立“四员”制度 护航企业常态化

  “仅用15天时间就让绿化带‘开口’12米,为‘港区速度’点赞!”大桥石化港区片区经理高强说道。据悉,位于互通立交大桥下的大桥石化加油站因绿化带升级改造,导致大型货车进出不便,影响了加油站的正常经营。在“一统十联”工作机制的运行下,仅用15天就在绿化带打开了12米长的出口,大小车辆出入加油站畅通无阻。

  为广泛收集企业意见建议,确保企业问题有人管、意见有人听、利益有人护,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护航。

  实行“四员”选派制度,采取“定点联系、分片包干”形式,为18名“四员”成员随机指定50家区内企业,“点对点”“实打实”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累计解决企业反映问题103个;在全区范围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出实招、见实效、我为企业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企业运行的堵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倒逼各职能部门依法履职、强化担当、主动作为。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郑州航空港区党工委委员、纪检监察工委书记胡云生表示:“我们要坚定信心、接续奋斗,把优化营商环境纳入监督体系与治理体系予以统筹谋划,推动党员干部作风形象大改观、精神面貌大转变、素质能力大提升,探索形成新时代‘中国之治’的港区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