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道而行,何惧山高水长。2023年,我们创建“一统十联”工作机制,汇聚助企微光,点燃利民星火,办好营商大事。就像一滴水融入另一滴水,一束光簇拥着另一束光,让希望从人心的地平线升起,一寸寸照亮港区大地。从即日起,航空港区“一统十联”工作领导小组将分批予以发布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创新成果。
43.增强电力设施保护力度
全力保障重点用户用电,按照“服务、通知、报告、督导”四到位工作要求,组织区内电力企业,对高危及重要用户(24个)、重点防汛小区(121个)、防汛用户(5个)三类用户开展供电设施安全专项检查,全面排查用电安全隐患及供电设施的位置情况,全年共排查出隐患40余项,均已闭环整改,有效保障电力设施安全运行。
44.全面推行远程异地评标
为解决 “专家圈”“ 熟面孔”等问题,减少“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营造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政务环境,航空港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全面推行跨市远程异地评标。通过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实现音视频实时交互、在线同步评审、同步交流,完成在线打分、电子签章确认等过程,做到了评审全程留痕、可查可溯、公开透明、规范高效。
45.盘活闲置商业用房
为有序实现全面盘活,实现改善消费环境、提高生活品质、满足生活需求,推动商贸业发展,航空港区对闲置商业用房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工作,从装修补贴、地方经济贡献奖励和临时停车场用地等方面支持项目快速盘活。截至目前,全区商业用房955143平方米,已盘活581243平方米,盘活率61%,已实现2023年完成50%盘活率。
46.建立产业园区全方位服务体系
按照全流程、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着力打造“4+2+1”全方位服务体系,全力保障园区企业一心一意抓生产、促发展。在用工方面,根据企业用工需求,依托园区人力资源平台公司,免费提供人力需求服务,化解企业用工难问题;在融资方面,搭建企业融资桥梁,依托园区金融平台,定期安排金融机构为区内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确保企业正常经营的资金需求;在政策申报服务方面,根据省市支持企业政策发布情况,及时为全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服务,并提供免费的政策申报服务。
47.启动“区港一体化”模式
充分发挥功能叠加优势,启动“区港一体化”模式,进一步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部署上线“货物集拼”等多项创新业务系统,推动对外贸易加速多元发展,首次引入手机屏保税维修业务,争取到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在全国率先完成TIR跨境公路运输双向联通和常态化运营。2023年1-11月,郑州新郑综保区累计完成进出口值3753.42亿元,全国综合保税区排名第一,其中11月当月,完成进出口值478亿元,同比增长了180%。
48.推进综保区基础设施优化提升
推进综保区基础设施优化提升。结合重点企业诉求,研究制定综保区基础设施全要素提升方案,对园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道路照明、公共消防设施、LED宣传显示屏、绿化提升、公共卫生间建设等基础设施进行全方位改造提升,进一步突显综保区对外开放名片和窗口形象。同时,会同海关、规划部门开展综保区商业性消费服务设施研究,在综保区内规划配置员工生活福利店、爱心医院(医务室)、多元化餐厅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