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推动航空港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经济活动规范运行,航空港区法院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发挥法治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引导、规范、促进和保障作用,将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贯穿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全过程,推动“一统十联”经济领域监督治理工作机制走深走实。
关注中小企业 增强市场主体安全感
坚持将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作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把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贯彻到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努力营造各类市场主体都能够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经营的司法环境。聚焦依法审理金融借贷纠纷案件,合理把握资金借贷的利息、罚息、违约金以及其他费用的裁判尺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聚焦经营权保护,尊重企业自主经营权,妥善审理涉企业股权、公司决议、股东权利、董事责任等案件,引导中小企业规范内部治理;聚焦知识产权保护。实行最严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严厉打击商标攀附、仿冒等不诚信行为,对源头侵权、重复侵权或以侵权为业等依法加大惩罚性赔偿判赔力度,让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
强化执行合同 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
坚持公正高效审理合同纠纷案件,依法制裁违约失信行为,保障交易安全,维护市场秩序,进一步增强企业对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成效的获得感。聚焦诉源治理前沿端,健全商会调解与诉讼对接机制以及相关司法确认机制,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多方参与、行政与司法良性互动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机制,促进纠纷源头治理和非诉化解,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聚焦清除财产保全难堵点,规范和强化涉企财产保全权利救济和监督指导,防范滥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审慎采取保全措施,原则上不冻结基本账户及保证金、工资等专用账户,把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聚焦及时兑现胜诉方权益,完善网络司法拍卖和询价评估系统,提高财产处置变现效率,压降执行成本。
抓好破产审判 激发市场主体活跃度
坚持以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为导向,主动担当作为,敢于先行先试,充分发挥破产审判“积极拯救”和“及时出清”功能。对于诚信经营、具有挽救价值和可能性的困境企业,积极引导脱困重生,对于不具有挽救价值及拯救可能的“僵尸企业”等,依法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助力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促进市场要素合理配置和营商环境优化升级;规范“执转破”案件筛选、审查、立案和简化审理的办案流程,构建“以破促执、以执助破、执破一体”的新工作格局,畅通低效劣势企业出清渠道;引导诚信主体脱困重生,对符合产业政策、具有挽救价值的企业,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债务重组、预重整、重整、和解等方式,多渠道化解债务危机,盘活经营资产,切实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效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