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公共停车场专项规划(2023-2035年)》已通过专家评审,并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为确保规划编制更加科学合理,现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市民的意见和建议,现按程序进行公示:
项目名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公共停车场专项规划(2023-2035年)
公示公告类型:批前公示
用地类别:城市建设用地
公示类别:专项规划
用地位置: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公示期限:30个自然日
公示日期:2024年8月20日
截止日期:2024年9月18日
经办单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咨询电话:0371-58551662
附加说明:查询详细内容,请出示身份证明,到我局办理相关手续后查询。依据《城乡规划法》、《行政许可法》、《河南省城市规划公示制度》等有关法律法规,特此公示。如有意见和建议,请于公示期限内向我局反馈,逾期未反馈,将视为无意见。
详细内容:1.规划方案简介
2.附图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公共停车场专项规划(2023-2035年)》
规划方案简介
一、规划范围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航空港区”)全域,面积为747平方公里。
二、规划年限
规划年限为2023-2035年。其中,近期至2027年;远期为2028-2035年。
三、规划目标
近期为停车整治阶段,重点考虑现状停车缺口,同时服务近5年新开发项目的停车需求,使停车资源有效利用、停车规范有序,小汽车、货车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远期为停车成长阶段,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供给充足、智能高效、便捷可及的小汽车、货车停车系统。
远景为停车成熟阶段,停车结构更加合理,停车行为更加规范,全面形成良好的停车环境,实现动静交通平衡发展。
四、发展策略与对策
从停车需求、布局规划、运营管理、建设实施等层面,提出停车发展的策略与对策。
n策略一:差异化调控停车供给
对策1:分区差异化停车供给;
对策2:分区差异化停车管控。
n策略二:集约化统筹停车设施
对策1:复合利用,集约利用土地;
对策2:停车共享,发挥最大效用。
n策略三:智慧多元发展停车产业
对策1:构建智慧平台,助推品质出行;
对策2:政策激励,优化停车环境。
n策略四:分阶段推进停车发展
对策1:近期治理,缓解停车矛盾;
对策2:远期供给与需求并重,适应停车发展。
五、小汽车公共停车场布局
航空港区小汽车公共停车场主要分为刚性停车场、半刚性停车场、弹性停车场。刚性停车场主要有地面停车场、立体停车楼两种形式,鼓励综合开发。半刚性停车场主要采用与绿地、广场、中小学、体育场、对外交通枢纽、公交场站、货运停车场等政府控制用地合建的建设形式。弹性停车场主要采用与商业、办公等非政府控制用地合建的建设形式。
2035年共规划小汽车公共停车场328个,停车泊位12.8万个。其中,刚性停车场136处,停车泊位6.1万个;半刚性停车场160处,停车泊位5.5万个;弹性停车场32处,停车泊位1.2万个。
六、“P+R”换乘停车场布局
依托大中运量轨道交通站点,2035年共规划10处P+R停车场,停车泊位6030个。
七、路内停车位布局
依据《城市道路路内停车位设置规范》(GA/T 850—2021),主要设置在道路宽度、交通运行状况等满足路内停车位设置要求的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上。
路内停车位布局应结合道路交通流特征和实际停车需求定期调整。2035年,商圈、城市公共停车场300m半径内原则上不设置路内停车位,其它区域可结合实际情况设置路内停车位;在学校周边、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医院及居住小区周边道路设置限时停车位,其余车位为全天停车位。
八、货运公共停车场布局
2035年航空港区货运公共停车场主要分为综合货运停车场、口袋货运停车场。综合货运公共停车场采用独立占地、综合立体开发的模式。口袋货运公共停车场采用独立占地、地面停车的模式。
2035年共规划布局44个货运公共停车场,8834个货车停车位。其中,一站式综合货运停车场6处,提供5578个货车停车位;口袋停车场38处,提供3256个货车停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