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省内外连续发生多起金属冶炼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造成较多人员伤亡。事故暴露出金属冶炼企业隐患排查治理能力不足,高风险场所和生产工序风险监测及联锁控制系统不能正常使用,企业未能及时排查整改;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淡薄,遇突发情况时逃生和紧急避险能力及意识不足;行业领域安全管理水平较低,对铸造等重点工艺、涉煤气作业、复工复产、检维修等关键时段安全风险研判不及时不准确,安全防范措施没有针对性。
中秋、国庆节临近,各单位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四个责任”(属地监管责任、行业主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法人第一责任),督促企业认真开展安全研判和典型事故警示教育,开展煤气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和金属冶炼领域爆炸事故应急演练;积极组织开展钢铁、铝加工(深井铸造)领域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全面摸清底数情况和安全现状,按照高、中、低风险企业分类施策,深化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严格检查,严密防范事故发生。工贸企业应制定好相关应急预案,做好设备检维修,严格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完善各项防护措施,切实开展隐患自查,确保不发生相关事故。为深刻汲取事故教训,警钟长鸣,抓牢抓细安全生产工作,各单位要高度警醒、引以为戒,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和任务的艰巨性,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和底线思维,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一要深刻汲取事故教训。根据事故发生规律、结合季节天气特点,扎实开展金属冶炼企业隐患排查和煤气安全专项自查工作,有针对性做好风险研判,切实排查整治事故隐患。
二要强化特殊作业管理。各单位督促开展特殊作业企业要严格履行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检维修作业等特殊作业审批程序和管理制度,严禁人员未全数到岗进行特殊作业,严禁“三违”(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为。特别是企业对第三方施工作业的管理,要做好审批交底和作业现场管控,确保由有资质的第三方按正确的作业流程进行作业。
三要强化事故警示教育和安全培训教育。各单位把事故警示教育列为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第一课”、“必修课”,深入剖析省内外发生的各类典型事故案例,结合实际,强化警示教育,并举一反三,开展隐患排查。严格落实企业安全培训主体责任,对不同岗位制定针对性的教育培训计划,强化对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新员工安全培训,严禁培训教育不切实际和“走过场”,确保熟悉掌握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