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人:黄自行
个人简介:黄自行,1937年出生,尉氏县大营镇黄集村人。1949年焦裕禄任大营区副区长时,他是学生代表,与焦裕禄一起推倒祖师庙神像,建学校,办学堂。
2.我们到祖师庙建学校去
这就是黄集村当时的学校。学校只有这一间教室,小学所有年级的孩子,30多个人,都在这间房子里上课。大家听过复式教学法吗?就是老师给教室里一个年级的学生讲完课,让他们上复习课,接着再给其他年级的学生上课。老师一次只能给一个年级的学生上课,这就导致教学进度很慢,教学质量也比较差。
焦裕禄走进黄喜安家的院子,看到院子南边我们上学的校舍,就和学校校长高凤岭、农会主席黄喜安等几个人走进了教室。我们的校长高凤岭告诉焦裕禄,这是农会主席黄喜安家的房子,专门腾出来给孩子们做教室,黄喜安一家人却挤在那两间破屋子里。高校长指了指院子里那两间破草房,继续说道:“村里虽然穷,但老百姓办学校的热情还是比较高的,像教室里那些桌子、板凳,都是各家各户捐出来的。我自己当教师,办起这所简易的学校,是想让孩子们有个上学的地方,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焦裕禄看到教室的破旧情况后,就和村干部、学校校长和教师商量:“条件这么差的学校,对培养下一代不利啊。找处条件好一点的房屋当学校不行吗?”这样的情况很多,黄集村不是个例,周围的村庄,孩子上学没地方是普遍问题。基于此,焦裕禄就提出来,让高凤岭负责,建一所大一点的学校,不仅让黄集村的,也让周围几个村的孩子过来上学。
高校长很同意焦区长的建议,但是考虑到大营的老百姓都穷,到哪里找合适的地方呢?焦区长就让大家一块儿想想办法。为了尽快解决校舍问题,焦区长连夜把黄集、五间房李、丁香李、祝家等村的农会主席召集到黄喜安家。我记得参加会议的有黄集村的黄挖斗,祝家村的祝老夫、祝建华,丁香李村的李大黑、黄喜伦等人。
焦区长说:“全国马上都要解放了,我们不但要让群众有饭吃,有衣服穿,过上好日子,还要让孩子们,让我们的下一代有学上。这次把大家召集起来,就是想建一所学校,让几个村的孩子集中到一块儿学习文化知识。”各村农会主席听了,都很兴奋,表示支持。但是,一提到校舍问题,大家就犯了难。这时候,有一个农会主席就说了自己的意见:“地方不是没有,咱黄集村东地,丁香李村西地,那个大岗上有座祖师庙,占地30多亩呢,庙内的房屋有十几间,可以腾出几间作为教室。”但现场参会的人员都犯了难,考虑到庙里敬奉的神像很多,当地老百姓又比较迷信,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到庙里上香,祈求神灵保佑,这个庙咋能改造成学校呢?焦区长看出了大家的担忧和迟疑,就提议说:“咱们明天到祖师庙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