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原特区 > 媒体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田海涛:以比亚迪为牵引
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城

来源:顶端新闻 日期:2025-03-11 19:37

  2024年,郑州航空港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75.6亿元,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6.8亿元,同比增长20.9%;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三项指标增速均居全省第一。

  作为“中原特区”,2025年,郑州航空港还有哪些新打算?全国两会期间,顶端新闻记者专访全国人大代表、郑州航空港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田海涛。

全国人大代表田海涛:以比亚迪为牵引,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城

  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出台新办法,为干事者撑腰

  顶端新闻:今年全国两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热词,而改革是郑州航空港区最鲜亮的底色,开放是郑州航空港区最突出的标识。2025年,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方面,郑州航空港区有哪些新举措?

  田海涛:作为国家首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航空港区天生带着改革的基因。

  在“深化改革”方面,2025年,郑州航空港区将深化财税金融改革。精准投放专项债及特别国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更新、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等领域。

  同时,推进土地供应模式改革。接入DeepSeek等AI大模型,结合土地资源库与政务服务知识库训练智能工具,推出“智能选址助手”“项目匹配数字人”,实现地块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开展审批效率革命。通过“无感审批”技术,将企业选地、购地流程从传统模式的15天压缩至3天,效率提高400%。

  此外,还将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人岗相适、择优录用、动态调整”,强化“能者上、庸者让、劣者汰”鲜明用人导向。出台《从严管理监督激励保护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办法》,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

  在“扩大开放”方面,推动“空中丝绸之路”强基扩面。拓展郑州—卢森堡“双枢纽”战略合作,推进郑州—吉隆坡、郑州—墨西哥城等“双枢纽”建设,推进中国邮政航空枢纽、机场三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国际航空枢纽。

  推动“陆上丝绸之路”扩量提质。以郑州国际陆港为依托,吸引中欧班列物流服务企业和陆港适配型生产企业集聚发展,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大宗商品配置枢纽。积极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大与广西、云南边境口岸合作。加密“中—俄”“中—吉—乌”路线班次,开通郑州至土耳其、白俄罗斯等新路线,探索构建“郑州、深圳、义乌”三角物流。

  推动“海上丝绸之路”高效衔接。加快郑州水港建设前期工作,打造航空港区“通江达海”物流新通道,实现“空、海、铁、公”全类型运输模式协同发展。

  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创新发展。聚焦“买全球、卖全球”,建成航空港跨境电商生态产业园等7个跨境电商产业园,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带动豫品出海。

  围绕比亚迪

  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城

  顶端新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2025年,郑州航空港区将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如何发力?

  田海涛:郑州航空港地处中原,承东启西、连南贯北,肩负着打造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圈核心增长极的重要历史使命,正在加速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航空港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统十联”工作机制,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办法(试行)》,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双促进双提升。

  一是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提升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水平。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办”“承诺办”“跨域办”“免审办”,打造全国最优政务服务窗口,实现“办事不求人、办事最简单、办事最干净”。

  营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严格规范监管执法,坚决纠治涉企违规收费,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最大限度减少执法活动对企业合法经营的影响。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开展知识产权领域法律服务和维权援助资源共享、有机衔接。

  二是以龙头企业为牵引加快上下游产业聚集。推动富士康“3+3”战略加速落地实施,服务器链主企业超聚变增产扩产,加快构建以龙芯中科为引领的中国“信创谷”。以比亚迪郑州基地为核心,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打造全国领先、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郑州航空港新能源汽车城。

  同时,加快中原医科城建设,依托中信大健康产业创新基地、国药生命科学谷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依托中部最大的河南空港智算中心,谋划布局全球数字身份根节点中心,探索开展跨境数字金融、数据跨境流动、数字贸易等试点,打造数字贸易高水平开放平台。

  还将积极承接第四次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的联系,做大做强北京、上海、深圳3个招商办事处,充分利用三地经济、金融、人才、科技等资源优势,深化双方合作机制。

  谋划在德国、新加坡等地

  建立海外招商资源对接机制

  顶端新闻:新形势下,当前,郑州航空港区的招商引资,已经从传统的“拼政策”开始向“拼生态”转变了。今年,郑州航空港将如何做好招商引资“必修课”?

  田海涛:2025年,郑州航空港区将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与“新质生产力”两大核心,建立“领导小组+产业指挥部+委(部)局办+产业园区+乡镇(办事处)”招商机制,精准定位电子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推动招商引资模式由“政策竞争”向“生态赋能”全面转型。

  通过富士康科技集团龙头带动,推动富士康与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企业合作,开展智能制造场景试点应用,创建两岸智能制造融合发展示范区。

  举办比亚迪供应链企业招商推介会、中国汽车供应链国际化专题论坛等活动,落地比亚迪供应链项目超30个。构建以比亚迪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生态,预计2025年将带动超6万人就业,吸引27家配套企业落地,总投资达75.24亿元。

  在招商模式上,通过市场化招商与全球“合伙人”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招商,并根据项目投资规模分阶段给予奖励,构建“千军万马”招商格局。

  此外,郑州航空港区将面向全球招募招商大使,引入欧美同学会中部海创中心等创新平台,联合国际专家推动技术转化,吸引国际创业项目落地。持续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的产业联动,谋划在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卢森堡等国家设立海外商务中心,建立海外招商资源对接机制,构建起触达全球的产业合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