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公共场所外语标识设置工作成效,提升河南郑州航空港区国际化水平,3月11日,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口岸管理局召开公共场所外语标识设置工作研判会。
会议强调,航空港区公共场所外语标识设置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已初步完成道路路名牌、交通标志、行政机关、机场、火车站、地铁站、旅游景区等窗口区域的双语标识设置,规范设置率已达到90%以上。第二阶段将全面覆盖剩余公共场所及建筑外部环境,并逐步完善建筑内部软环境标识细节,推动全区标识体系提档升级。
会议要求,一要强化协同联动,凝聚工作合力。要主动对接国际化工作专班,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通过定期会商、信息共享,确保政策执行与问题反馈高效衔接;二要突出精准施策,科学谋划布局。明确以交通枢纽、文旅景点、商业中心等国际化需求高的区域为优先对象,结合区域功能特点设计标识内容。同时,要确保译写规范、图文清晰,兼顾实用性与文化传播功能。三要破解难点堵点,健全长效机制。针对标识设置中存在的问题,要强化统筹执行,压实主体责任,动态跟踪问效,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落实。
规范公共场所英文标识是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对外形象的基础性工作,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将以此次规范工作为起点,进一步提高全区公共场所外语标识语规范化建设水平,以良好的形象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和文化软实力,助力航空港区打造“空中丝绸之路”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