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焦裕禄与港区》连载

彻底整治盐碱地

来源:区纪检监察工委 日期:2025-03-26 10:25

图片

口述人:任栓紧

  个人简介:任栓紧,1938年出生,门楼任乡门楼任村人。

  刚解放那会儿,门楼任乡和大营区的其他地方一样,也是沙多岗多,好地很少。我们就怕大风天,风把沙土吹起来,漫天遍地的,哪儿都是。沙窝地都是赖地,也存不住水,根本就没法种庄稼。

  焦裕禄了解了我们村的实际情况后,就用了好多方法来治理风沙。他带领大家在沙岗上种了不少槐树,就是那种常见的刺槐,一到夏天就开白花,能招来很多嗡嗡飞的蜜蜂。下面还种了一些草,叶子很长而且带锯齿。这种草不怕旱,只要有土,就能长起来。上面有刺槐树,下面有草,等北边再来风了,刮起来的沙土就没有以前多了。

  门楼任村东边,有一片芦苇地。那儿的情况和其他地方刚好反过来,渍涝比较严重,带来的就是盐碱问题。盐碱地也是种不了庄稼的。大家都知道,焦裕禄在兰考除“三害”的时候,摸索出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等方法,其实其中有些方法早在十几年前就在大营区进行小规模试验了。

  事实上,除了门楼任村,三户赵村和东樊村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老百姓是种啥瞎啥,生活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焦裕禄下去查看了情况,回去之后就召集大家,开会研究,制定对策,想帮我们把盐碱地彻底整治好。

  当时的方法主要是挖和盖。挖主要是把下面的好土给挖上来,把盐碱地翻到下面去,有的是拉一些沙土盖上去。焦裕禄当时用的方法很多,把盐碱地给治理住了。之前的盐碱地经过治理就慢慢能长庄稼了。我小时候,村里的老人老是爱念叨这些事,这是焦区长给我们村留下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