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焦裕禄与港区》连载

栽下柳树防护林

来源:区纪检监察工委 日期:2025-04-03 10:38

《焦裕禄与港区》连载 | 栽下柳树防护林

口述人:赵天恩

  个人简介:赵天恩,1937年出生,大营镇三户赵村人。

  焦裕禄在大营区当区长的时候,大营区是尉氏县有名的土匪窝,也是尉氏县乃至豫东有名的沙土窝。为啥叫沙土窝?因为这里沙地多,平地少;沙岗多,平原少;赖地多,好地少。

  大营北边有一大片沙岗,那是大营区最大的沙源地,也是大营的风口。一到刮风的时候,漫天起黄沙,迷住人的眼睛,遮天蔽日的,啥都看不见了。当时大营北地、孙家北地,都是沙土岗,这些沙土岗不是固定的,还能随风移动,严重的时候,好几个村老百姓的房子都被沙土盖住了。有时候刮一夜大风,头天晚上还好好的房子,第二天就一半儿在沙窝里了。风沙问题存在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谁来看了都要摇头,找不到根治风沙的好方法。但要是任由风沙问题发展下去,那大营区的沙区面积可能就会一直扩大,沙岗的范围可能会一直往外扩张,这挤占的是老百姓的生产空间和居住空间。焦裕禄来到大营后,发现风沙问题已经到了不治理不行的地步。那时候还没开始土改,焦裕禄就发动各村的甲长、保长,组织群众去砍柳树梢、柳树橛子,每根树梢、橛子都差不多和婴儿的手臂一样粗。俺村东地就长了很多柳树,柳树梢、柳树橛子都被截成一两尺长,运到大营北地的沙岗上,用斧头或者锤子砸到沙土地里,地面上留出一拃多高。防风固沙,砍柳树梢,我都参与了。当看到从村东地的柳树上卸下来的树梢和橛子时,我就在想:它们能在沙土地里存活吗?真能长成一片柳树林吗?可惜砸柳树橛子的时候,我没到现场去。我记得时间应该是农历腊月到第二年正月的时候,天气还比较冷,这个时节把柳树橛子砸到地里,成活率更高一些。这是经验之谈,冬天砸下去,一到开春就能发芽了,然后就能长出一大堆的柳树枝。后来我去沙岗上割草,就看见了焦裕禄带人栽下的柳树防护林。远远看过去是一排,走近一看,才发现实际上是栽了三四行。沙岗上的柳条长得可旺了,发得五股六叉的,长了一人多高,一边的茅草也长得齐腰深,柳树和草就挡住了风,沙子也就不会被吹起来了。沙子不往南边去,大营区的风沙就比以前少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