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居民群众、企业在节日期间的用水、用气需求,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行动,指导相关经营企业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和供应保障工作,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节日环境。
全方位部署,压实安全责任。组织召开节前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会,将安全生产理念贯彻到每一个环节,力求在企业内部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的浓厚氛围,让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与员工。同时,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值班人员时刻坚守岗位。应急抢修队伍24小时待命,各类应急抢修物资和设备准备就绪,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断供、设备故障等突发状况筑牢防线。此外,督促各企业强化办公区域消防安全管理,配备标准消防器材,严格管控违规用电、用气、动火行为,对有限空间作业实行严格审批,严守安全底线。
拉网式排查,消除安全隐患。提前对各企业场站、管道、阀井等设施设备开展全面细致的安全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和风险,逐一建立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与期限,确保隐患及时消除。组织燃气经营企业在燃气场站、重点设施设备保护范围内张贴醒目的禁燃标识,增派值守人员,严防祭祀活动对供气设施设备运行安全造成影响。
多渠道宣传,提升安全意识。组织燃气企业借助多元渠道开展燃气安全宣传工作。通过短信、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化平台,向用户推送安全用气常识,着重提醒用户使用质量合格的燃气设备,保持用气环境通风良好,从源头降低用气风险。针对清明节期间停业的非居民用户,特别提示其务必关闭燃气总阀门,防范假期无人值守期间的燃气安全隐患。
多举措保障,回应群众诉求。组织供水、供气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全力保障供应不间断。若因特殊情况需减压或停水、停气,将提前通过多种渠道告知用户,并采取有效保供措施。同时,确保各企业值班电话、客服热线24小时畅通,及时受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好反馈回访,切实提升用户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