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焦裕禄与港区》连载

不给群众添负担①

来源:区纪检监察工委 日期:2025-04-15 15:27

图片

口述人:任根义

  个人简介:任根义,1958年出生,门楼任乡门楼任村人。

  1.不占群众一毛钱便宜

  焦裕禄来门楼任工作那段时间,平时是吃百家饭的。这个百家饭和我们所说的百家饭可不一样,焦裕禄是在吃贫下中农家里的饭的过程中开展工作的。

  焦裕禄吃饭有讲究。这并不是说他很挑剔,讲究吃讲究喝,而是说他专挑那些困难家庭,谁家困难就去谁家吃饭,特别是那些孩子没衣服穿、没饭吃的家庭,他经常去。他还有探望了很多老人,走访了很多贫困户。他到谁家,就在谁家吃饭,却不是平白无故地吃人家的饭,他是会补给人家钱的,或者给一些其他的东西。他吃饭从来不挑不拣,老百姓吃什么,他就吃什么,贫苦人家吃菜叶、喝糊糊,他也跟着吃菜叶、喝糊糊,不给群众添麻烦,不给群众加负担。

  他来到贫困户家里,就和他们聊天,通过聊天,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了解导致他们生活困难的原因。他也从来不会占群众一毛钱的便宜,有人问起来了,焦裕禄的回答都是一样的:我吃人家的饭,就要给人家钱。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总是心里想着老百姓的苦,而不在乎自己吃得咋样、穿得咋样。

  我是听着焦裕禄的故事长大的,不仅家里人说,村里人也说。他们说,焦裕禄在门楼任的时候,对村里人非常好,做了很多好事,让他们记一辈子的好事。不论刮风下雨,他都雷打不动地走访群众,去嘘寒问暖,去了解民生疾苦。下雨的时候,焦裕禄也不带伞,就那么淋着,在村子里转,他要看看谁家的房子漏水,了解完情况,他好想办法给老百姓修房子。

  对于那些困难家庭,焦裕禄总是想法去帮助他们。有时候是送一些粮食,有时候是送些衣服,有些东西还是他自掏腰包,给困难家庭送温暖。那时候,村里人经常看到焦裕禄挑水的身影,他成天给那些无儿无女的老年人挑水,想给这些困难家庭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