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基层工作人员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增强心理关怀实践能力,郑港办事处近日组织开展“做自己的心理咨询师”主题培训,特邀河南省委选调生、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博士娄春淼深入基层一线授课。作为深耕心理领域多年的青年学者,娄春淼以“用专业回馈乡土”的情怀,将国际前沿心理学理论与基层工作实际紧密结合,为办事处职工及社区工作者带来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民生温度的心理赋能课。
为适应选调生身份,充分发挥特长服务基层工作,娄春淼着重关注基层工作者心理需求。她认为:“基层干群是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守护者,他们的心理韧性直接影响社会治理效能。”此次培训中,她主动提出调整授课方向,聚焦“压力疏导实操”与“群众心理服务技巧”,针对基层高频场景设计课程内容,将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技术等转化为可落地的沟通话术与应急方案。
培训现场,娄春淼通过构建“认知重塑—工具赋能—技术浸润”的闭环体系,为基层工作者提供系统性心理支持。讲座深度阐释心理健康十大标准,介绍焦虑自测工具及压力解构模型,并重点传授放松疗法、认知行为治疗技术以及家庭治疗等实用技能,以真实案例还原咨询场景,既为干部群体打造个性化心理自助工具箱,更为培育出具备专业服务能力的社区心理服务生力军提供契机,实现理论知识向服务效能的转化。
自下沉慈航路社区工作以来,娄春淼扎根基层一线,已经针对性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普及行动,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以及团体辅导等,将认知调节、亲子沟通等技巧转化为干部群众触手可及的工具。始于一堂课的基层心理赋能实践,终将生长为覆盖社区每个角落的支持网络,让心理关怀成为基层治理中润物无声的“春风”。
慈航路社区书记刘倩深有感触:“娄春淼同志到我们社区之后,用学术的严谨解答了基层困惑,以行动的真诚回应了民生需求。这种‘俯下身、沉下心’的选调生精神,正是新时代干部最动人的模样。”当心理学智慧与基层治理相遇,一场“心”与“行”的双向奔赴,正在托举起更有温度的社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