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工委、管委会决定,2025年继续从全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集中办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民生实事,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一、稳步推进高质量就业
1.持续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辖区群众免费开展创业培训及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不少于2.4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不少于5500人。
2.常态化开展“春风行动”招聘会,全年举办招聘会12场以上,提供不少于20000个岗位。实施重点领域、重点企业、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全年实现新增城镇就业8000人。
二、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3.加快省实验小学双鹤湖校区,省第二实验中学舟航路校区、郑州外国语初级中学航空港校区、航空港区高级中学等14所中小学校建设,新开工建设飞腾街小学(河东四号安置区小学),建成投用龙翔实验学校(初中部),切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4.开展幼儿园、中小学校园安全能力提升工程,排查辖区129所幼儿园、134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8所高中教育阶段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消防设施和安保器材方面的不足,推动72所学校视频监控系统统一接入区教育系统雪亮平台,完善学校安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校园安全防范能力。
三、关心关爱重点人群
5.免费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为符合条件、计划怀孕的夫妇提供优生健康教育、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19项孕前优生检查服务,实现应检尽检。
6.扎实推进医疗救助工作,对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按相应比例和标准给予救助,覆盖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其他特殊困难人员等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费用、因慢性病需长期服药或患重特大疾病需长期门诊治疗的费用,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就医负担,防范因病致贫返贫风险。
7.免费对辖区所有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开展健康体检。
8.对重点优抚对象参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由区财政全额补助,有效保障重点优抚对象医疗待遇,全年补助不少于960人。
四、改善群众出行条件
9.加快辛赵路、冠莲东一路、金谷路、灵润路等市政道路建设,完善区域路网,年内新通车市政道路20公里以上。
10.推动农村公路建设,提质改造洧川镇、大营镇、岗李乡、大马乡、清河办事处等辖区内农村路网,全年建设农村公路20公里以上。
11.提升公共交通通勤效率,优化调整公交线路不少于5条,新开通运营公交线路不少于2条。
五、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12.完善重点区域商业配套,加快航线里商业街、新能源产业园配套综合体(比亚迪邻里中心)建设,年内达到对外营业条件;加快鹤舞park(鹤首商业)综合体建设,年内商业体主体结构封顶。
13.推进“15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年内新建2处以上多功能运动场,新增20条以上健身路径,新增30副以上篮球架,进一步拓展居民休闲健身空间。
14.高标准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实施绿轴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园一期及会展片区绿地整治工程等项目,全年新增绿化面积40万平方米。
15.加快河湖系统综合治理,开展先进制造业片区青州明渠、南康沟河、南小清河、新白节沟、浮清河共5条河道(段)治理工作,满足先进制造业片区安全度汛需求,完成河道治理25.8公里以上。
16.建成第一、第二市民纪念公园,满足城乡居民殡葬需求。
六、提高医疗和养老保障水平
17.开展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在线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全年培训800人以上。
18.持续推进乡镇敬老院转型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逐步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年内实现洧川镇、岗李乡、八千办事处3个乡镇敬老院转型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七、大力推进安居工程建设
19.建成永泰华庭、君乐佳苑、幸福慧园、恒美华庭、瑞丽佳苑等五个安置小区,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以上,实现八岗办事处、清河办事处、张庄办事处、三官庙办事处、龙王办事处等不少于1.2万人回迁安置。
八、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20.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成八千办事处、大营镇、大马乡、洧川镇等9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村内道路30公里以上。
21.实施八千办事处城乡供水一体化,年内完成八千办事处辖区内农村区域供水主管网建设,将市政管网与农村管网衔接,不断提升农村供水标准和质量。
22.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对全区新购置农业机械的农户及经营组织发放购机补贴款,全年补贴各类农业机械200台以上,助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九、持续优化政务服务
23.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个人创业、结婚落户、外国人来华工作、企业用工、二手房转移登记等15个“一件事”落地见效,整体实现申请材料、办理时限、办理环节压缩60%以上。
24.推动法律援助扩面提质,为生活困难的妇女、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援助案件1000件以上,让“温情法律援助”惠及更多群众。
十、增强公共安全保障
25.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聚焦大规模商超、农贸市场和餐饮服务单位等重点场所、学校及周边等重点区域,全年开展不少于3000批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为全区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以及航空港区常住人口或在区工作、学习等人员投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总保额不低于1000万元,不断提升辖区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守护广大群众 “舌尖上的安全”。
26.推进消防站建设布局优化,年内完成隆泰街消防站竣工投勤,有效保障兴港新能源产业园及周边消防安全;加强对各乡镇(办事处)消防专职队员培训及训练指导,提升消防救援能力,筑牢消防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