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航空港区明港办事处携手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和郑州市第131中学共同举办“先锋引擎 智飞梦想”无人机科技强国主题研学活动。作为三月“世界水日”思政课堂的延伸实践,活动以“党建+科技”融合模式,为青少年搭建科技报国成长平台。
古今对话:从丈量山河到云端建模
在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博思楼文化广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思惠以“治水先测水”为引,通过大禹治水、徐霞客测绘等历史案例,串联起古今测绘技术的演变脉络。当听到翼龙无人机在暴雨、地震中执行救援任务的解说时,初二学生王同学感慨道:“科技既能传承千年治水智慧,更能守护当代家园安全。”在现场互动问答环节,学生们在古今技术对比中深切感受科技发展的时代跨越。
智启未来:天空课堂解码科技奥秘
测绘地理信息学院团队通过“理论+实践”双线教学揭开无人机奥秘;该院老师尹冬丽以九寨沟震后救援为例,展示无人机突破地形限制、构建三维灾情模型的核心技术;该院老师李春锋解析大疆公司飞控算法突破,展望城市空中交通新业态。在操场实践区,学生们分组完成无人机组装试飞,通过“电池是心脏,传感器是眼睛”等形象比喻理解飞行原理。六机编队飞行表演与虚拟仿真体验,让数字孪生技术变得触手可及。
红色引擎:校地联动厚植创新沃土
活动现场设置党员先锋岗,高校教师党员与中学生结对,通过手把手指导深化实践认知。明港办事处党建负责人指出,此次活动将“水润未来”品牌延伸至科技领域,构建“认知-体验-践行”教育闭环。水环学院党委宣传统战部副部长宁波强调:“要让科技报国成为青少年行动自觉。”
在“科技强国”的铮铮誓言中,16名学生将写满梦想的纸飞机投向蓝天。据悉,明港办事处年内将推出人工智能等系列科技实践活动,持续深化“党建联建+研学矩阵”模式,让红色基因与创新精神共生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