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随着一批适配长沙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以“分箱发运”模式出口巴西,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分箱发运”联动监管模式复制推广首单落地。
动力锂电池组属于危险货物,以往企业出口锂电池都是在新郑海关完成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后直接出口。
3月底,郑州海关所属新郑海关监管科关员接到弗迪电池负责人的来电:根据贸易需要,新能源汽车出口至印度、巴西等国,需将车身与锂电池拆分后采取‘分箱发运’的模式分别发运出口,企业生产的电池需运往长沙整车厂安装调试后,拆解返郑鉴定再出口,一来一往,电池在途运输时间、物流成本、损耗等均大幅增加。
了解到该情况后,新郑海关立刻启动“首问负责+兜底办”机制,安排专人开展专题研究,会同郑州海关商检处,联系星沙海关,讨论复制“分箱发运”联动监管模式的可行性,并建立跨关区实时沟通联系机制,制定一体化风险防范方案,指导企业加强产品质量安全自检自控,帮助企业合规出口。
通过该模式,企业可直接在装配地完成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压缩通关时间7天以上,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开拓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