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CGO(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的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代码)、CZ(中国南方航空的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代码),这组由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构成的符号,乍一看可能略显陌生,但在民航业内已广为人知。对于刚刚迎来暑运高峰的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它们是“C之链”上的重要一环。
今年6月20日,中国南方航空使用国产大飞机C919执飞CZ3396广州—郑州航班,154名旅客成为首批乘坐国产大飞机抵达郑州机场的见证者。当这架“国产精灵”徐徐滑入243机位、稳稳停在停止线前时,我独自一人站在约10米高的相邻机位廊桥步梯上,拿着相机拍下了C919流畅优美的身形,心里默念着:C919,我们如影随形,今天已经是第5次迎接你了。
国产大飞机第一次进入我的视线,大约是在2020年。那时,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一部系列纪录片,反映一批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上海籍老人的退休生活。我观看的那一集恰好有程不时先生,他是运-10飞机的总体设计负责人。片中专门拍摄了程不时先生拿出美国某机构颁发给他的一枚奖牌,颁奖的原因是他设计的一款教练机在美国卖出了100多架,并帮助培训了许多美国飞行员。
两年之后,我与国产大飞机得以再续前缘。2022年,有关方面安排在多个国内运输机场间开展国产大飞机C919的可靠性试飞,其中郑州机场承担C919模拟航线运营验证试飞任务。同年7月,C919样机连续3次从东部沿海地区直飞郑州机场,进行模拟航线运营验证试飞。
在我看来,这三次试飞的场景均有典型意义。C919首次在郑州试飞时,正逢夏雨蒙蒙,我看着它自西向东、平稳降落在郑州机场北跑道上。首次相遇的开心还未消退,第二次试飞便已如约而至。这次是夜间造访,在机坪的灯光照耀下,C919的线条美尽收眼底。在雨中和夜晚的这两次相遇,虽然别有一番滋味,但能够尽览国产大飞机的魅力已让我为之心动。
机会很快又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这个“飞天的精灵”飘然而至。“这就是我们自己的大飞机啊!”它通体呈白色,绿色的尾翼上喷涂着白色的“C919”字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显眼。进入客舱后,座椅的做工及其布局的轻灵令人印象深刻。
如果说国产大飞机C919在半个月内3次飞抵郑州机场,带给我的是怦然心动。那么仅仅两年后,这种心动便升级为心潮澎湃。
2024年7月的大上海可谓酷热难耐。作为第七期中国民航发展政策高级研修班(以下简称“中策班”)的一员,我随班上近40位同学前往位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附近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商飞”)生产基地。民航局组织我们在这里进行现场教学,第一站就是参观运-10。几十年过去了,这架国产飞机风采依旧。据中国商飞的老师说,尽管运-10已经停飞数十年,但其油箱至今没有漏过一滴油。
我和同学们顺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向这架运-10的舱门方向走去,准备进入舱内参观。猛然间,我发现这条小道每隔30厘米左右就摆放着一块方型的黑色大理石,每块大理石上面都刻着一个人名。原来他们都是当年参与设计建造运-10的功臣,其中就有程不时先生。而我不愿以这种方式打扰他们,于是便立即收回已经迈出的一只脚,从大理石另一侧的草丛旁轻轻走过。
随后中国商飞又安排我们参观生产车间。我在这里见到了生产线上的C919,心中更觉震撼。这是我首次见到生产线上的国产大飞机,也是我第4次与这个“空中精灵”亲密接触,不由得心潮澎湃。以前我曾在都市报做过10年新闻记者,经常奔波于交通行业一线,并多次乘坐飞机到天南海北采访,而那时看到的多是外国飞机。如今,我们自主研发的国产大飞机就在眼前。
成大器者,须先沉住气。国产大飞机C919从立项到成功交付,历时16年,其间攻克了100多个重大技术难关,最终厚积薄发、一飞冲天。中国商飞在其自媒体上发布消息称:截至2025年5月28日,在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运营走过的前两年中,已有18架C919交付中国三大航,累计载客突破200万人次。民众出行想要乘坐国产大飞机的愿望已经实现。
“空中丝绸之路”的驼铃,已经让郑州机场的三字代码“CGO”享誉中外。而先后三次试飞,更让C919与CGO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去年,郑州机场就把C919的“户口牌”写在了多个机位的停止线上。有缘千里来相会。4次飘然而至,4次一飞冲天,C919怎么舍得让郑州机场久等?
2025年6月20日,南航CZ3396航班飞抵郑州机场,其原先的绿色尾翼已被涂装成蓝色,南航红色木棉花的标识十分抢眼。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充实的含义应该是阅历得广,有发现的能力,有推断的方法。我对此深有感触——人生是短暂的,但总有一些经历让人终生难忘。从生产线投产到试飞,再到首次实现商业运营,在短短3年内,我先后5次与国产大飞机C919相伴。而这个“空中精灵”也在我面前不断变换着形态,如同一个长长的链条,串起了我与C919难以忘怀的浪漫邂逅。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你轻轻地来了,又即将去远行。我站在10米高的廊桥步梯上,目送归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