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优化营商环境的攻坚战场上,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抓手,打出一套“制度完善、执法规范、服务升级”的组合拳,用实实在在的举措为企业减负、为发展赋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阶段性答卷。
制度先行,筑牢规范执法“压舱石”。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该局锚定“行政执法规范化、透明化、效能化”目标,出台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同步配套自查清单、投诉清单等细化文件,构建起“1+N”制度体系。创新建立涉企行政检查审批机制,从源头管控检查频次,截至目前已完成涉企行政检查审批28件,检查频次同比下降约25%,让企业从“频繁迎检”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精力投入生产经营。
精雕细琢,练就规范执法“硬功夫”。开展6场专题培训,覆盖300余人次,重点强化执法人员程序意识、服务意识,让“文明执法、阳光执法”理念深入人心。统一执法文书标准和流程,以省级范本和优秀案卷为标杆,推动案卷制作质量显著提升。畅通企业维权渠道,设立投诉举报专线和邮箱,2025年以来立案的涉企行政处罚案件实现“零复议、零诉讼”,执法公信力持续增强。
服务升级,激活助企发展“新动能”。变“执法管理”为“执法服务”,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打出系列暖心举措:开展“执法+服务”走访活动,深入150余家企业听诉求、解难题,20余项企业实际困难得到妥善解决;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联合多部门协同检查,减少多头执法30次,企业迎检时间缩短50%以上;大力推广非现场监管模式,依托执法平台实现数据共享、线索研判,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切实为企业减负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