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国际教育集团组织召开航空港区物流人才培养研讨会。会议聚焦精准对接航空港区国际物流枢纽建设人才需求,夯实中原新能源汽车工程师学院(园区)与郑州航空港职业技术学院(筹)物流专业根基,汇聚政校企三方智慧,共探产教融合新路径,擘画高素质应用型物流英才培养蓝图。
多方聚力,共绘育才新篇
会议邀请到航空港区组织人事部、交通枢纽局、教卫体局相关负责人,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等高校学者,以及顺丰、极兔、申通等头部物流企业及协会代表。各方围绕物流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与产教协同育人模式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国际教育集团相关负责人强调,随着航空港区国际物流枢纽建设加速推进,技能型、应用型物流人才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作为中原新能源汽车工程师学院(园区)与郑州航空港职业技术学院(筹)筹建主体,集团举办此次研讨会,旨在搭建高效沟通平台,聚智汇力,确保人才培养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实现同频共振。
产业透视,锚定人才坐标
航空港区交通枢纽局相关负责人聚焦全区物流产业,基于“空铁公水”多式联运布局,精准锁定三类急需人才:航空物流(货运操作、跨境关务)、快递电商(智能仓储、网络调度)、多式联运复合型(联运调度、高铁货运),为院校专业定位锚定方向。
河南工业大学刘威教授分享了产业学院共建经验,建议郑州航空港职业技术学院(筹)深度融入区域产业特色设计核心课程,推行“企业工程师驻校授课+学生驻企实训”模式,依托顺丰电商产业园、极兔分拨中心等本地资源,打造“课堂-实训-岗位”无缝衔接的培养闭环。
企业建言,定制培养路径
深度研讨环节由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王永刚院长主持并总结。顺丰、极兔等头部物流企业代表聚焦“专业方向、核心课程、校企共建”三大维度积极建言。与会各方达成关键共识:人才培养需深度对接企业需求,聚焦细分领域;需着力引进高技能师资,强化复合能力;需立足供应链全局,推动物流与业务运营深度融合。
政策赋能,构建协同生态
航空港区教卫体局相关负责人解读了全区高等教育资源现状与发展规划,组织人事部相关负责人重点阐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思路,明确建议院校应以区内物流企业岗位清单为蓝本,细化技能培养标准。会议现场还解读了最新人才政策,组织人事部将联动校企,打造“人才培养-岗位适配-职业发展”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为物流人才培养提供坚实支撑。
成果落地,共筑人才基石
本次研讨会成果丰硕,为集团旗下两所筹建院校物流专业的科学设置与特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国际教育集团将充分吸纳会议共识,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加速推进共识落地,为航空港区建设国际物流枢纽和现代产业高地持续输送高质量人才与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