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人民网 杨晓娜摄
人民网郑州7月26日电 (杨晓娜)7月25日,第十九届全国政务服务工作交流研讨会在郑州举行。以“打造产业服务链,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开发区分会场同日举行。知名专家学者和来自多地政务服务行业人员共聚一堂,探讨政务服务助力产业链发展的创新路径。
活动现场,天津市政治学会会长、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杨龙以“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功能区”为题从国家治理体系视角,深刻阐释了功能区的定位价值与运行逻辑。
西安交通大学朱正威教授则以“空间治理与功能(开发)区协同融合发展”为主题,聚焦空间治理与功能区协同发展,提出融合发展路径,为开发区打破行政壁垒、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实操指引。
在省市代表发言环节,贵州省政务服务中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市滨海新区、杭州市钱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淄博市、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地的嘉宾代表也分别分享了各自经验做法。
郑州航空港重点展示了围绕新能源汽车、跨境贸易、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系统梳理产业全周期、全场景、全链条发展图谱,着力打造特色产业服务链“一类事”赋能产业发展。
分会场召开前,参加工作交流研讨会的30余位嘉宾还深入郑州航空港的政务服务前沿阵地,进行了一场沉浸式的“体验”。
“通过参观我感受到郑州航空港在政务服务助力产业链发展方面,给全国政务工作者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教学案例,展现出了政务服务方面的速度、精度和温度。”苏州工业园区行政审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绚宇说。
“政务服务的创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帮办代办的体贴和周到服务,在全国政务服务改革中走在了前列。”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研究员、博导凌争说。
“在参观比亚迪工厂的过程中,我看到在企业用工等各个方面,是以‘一类事’的形式来服务企业发展,给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为助力企业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天津市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李长洪说。
从北京经开区的“多跨关联”问题解决到郑州航空港的“一类事”集成办理,从杭州的“增值服务”到苏州的“数据赋能”,各地的实践经验展现了开发区依托特殊体制机制,通过政务服务创新打造产业服务链的多元路径。
近年来,郑州航空港通过大力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聚焦主导产业关键环节,重构政务服务流程,为区内产业提供全链条、全周期、全方位的“一类事”集成服务,探索出一条以政务服务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