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原特区 > 部门信息

不放弃的调解 不断弦的亲情

来源:区法院 日期:2025-08-05 11:04

  “崔庭长,真不知道该咋感谢恁!如果没有法庭的帮助,俺们这个家很可能就散了……”看到两个儿子消除嫌隙、重归于好,年逾八旬的张老太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激动地拉着郑州航空港区法院大马人民法庭庭长崔亚东的手,一个劲儿地表达感激之情。

  这个事儿还得从大马人民法庭两个月前受理的一起分家析产纠纷说起。张老太有两个儿子,张某甲和张某乙。哥哥张某甲在家务农,守着祖宅和果园,照顾老母亲日常起居。弟弟张某乙在外做生意,挣钱补贴家用。之前兄友弟恭,一家人相处和睦。

  哥俩的纠纷源于老家果园征收补偿。在补偿款分配一事上,张某乙怀疑哥哥存有私心,自己遭遇不公平待遇;而张某甲则怨念弟弟未尽赡养义务,还在经济补偿分配问题上斤斤计较。此事经村委会调解未果,张某乙一纸诉状将张某甲告上法庭。

  考虑到该案的特殊情况,为避免对簿公堂导致双方亲情关系破裂,崔亚东决定,先尝试通过调解方式化解纠纷,力争达到案结事了人和的效果。然而在与双方当事人沟通过程中,崔亚东发现,哥俩积怨较深,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调解工作一度难以开展。

  为从根本上化解哥俩之间的矛盾,崔亚东多次到村里调查走访,向村干部、村民等了解有关情况。走访过程中,崔亚东了解到,张某甲和张某乙曾有过一段相濡以沫、协力持家的温情往事,遂决定邀请村干部一起作双方当事人思想工作,情理法兼施努力消融当事人心中的“坚冰”。

  联合调解果然奏效。在村干部多番劝说下,张某甲念及弟弟平时在经济方面对一家人的补贴,张某乙则体谅哥哥在照顾老人方面的付出与不易,哥俩的“心结”逐渐被打开。崔亚东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向当事人释明相关法律规定,同时引导双方秉持互谅互让原则,协商解决方案。

  经过崔亚东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哥俩最终摒弃前嫌,握手言和,弟弟张某乙主动在补偿款分配问题上做出让步,哥哥张某甲就之前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向弟弟诚恳道歉,双方承诺以后一定和睦相处,共同承担照顾老母亲的责任。在崔亚东的建议下,哥俩拍下了这张“特别”的合照。

  该起纠纷的成功化解,是郑州航空港区法院大马人民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深入乡土、联动干群、情理法兼顾,不仅彻底解决了财产纷争,也有效弥合了亲情裂痕,这张承载着笑容与泪水的合照,正是人民司法守护乡村和谐的温暖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