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官,感谢调解员!没想到案子这么快就解决了……”日前,外来务工青年申某来到郑州航空港区综治中心,将一面锦旗送到了法官和调解员手中,感谢他们倾力调解,高效化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
2025年4月的一天,申某下班途中被吴某驾驶的车辆撞伤。经交警部门认定,吴某负事故全部责任。双方在赔偿问题上僵持不下:申某主张医疗费、误工费,以及必要的除疤费等共计11000元;吴某则不认可赔偿金额,特别是除疤的必要性,其认为“申某脸上的伤不算大事”。
“我只是想把伤尽快治好,咋就成多要钱了呢?”申某感到既委屈又无奈。该纠纷经交警部门先期调解未果,后通过对接机制迅速转入航空港区综治中心,由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委员会继续调解。
考虑到事故损失认定较为复杂,调解员立即与派驻中心的法官联系,共同研判案情,制定调解方案。调解员耐心倾听当事人诉求,安抚情绪,同时仔细核对医疗费等相关票据;法官则结合类似案例,向双方释明相关法律规定。
在争议较大的面部除疤问题上,一方面,由调解员积极引导吴某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充分体谅事故对申某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另一方面,由法官从专业角度出发,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当事人正确理解合理损失和必要费用,这也成为该案得以成功化解的突破口。
在调解员和法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轮耐心沟通和反复协商,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吴某当场赔付申某各项损失共计7000元,申某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相关保险理赔同步进行。至此,双方纠纷得以成功化解,案件画上了圆满句号。
该起纠纷的高效化解,得益于郑州航空港区大力推行的“法院+综治中心”多元解纷模式。自2023年3月郑州航空港区平安建设促进中心(2025年4月更名为综治中心)启用以来,郑州航空港区法院积极选派司法服务团队入驻中心,常态化做好指导调解、司法确认、登记立案、简易速裁等相关工作,有效实现了司法服务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促推矛盾纠纷前端化解、实质性化解,为航空港区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