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记者从郑州航空港区中原医学科学城管委会获悉,“两院一中心”项目正按照施工时间表有序推进,预计今年年底基本建成。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为确保施工效率,河南省人民医院南院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项目约有4000人同时施工,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项目约400人同时施工。
项目还使用了智能建造机器人。实测实量机器人搭载激光智能测头,自动识别墙面的平整度、垂直度,精度高达0.5毫米;智能模板加工机器人“心灵手巧”,一台机器能顶20个木工。
医院建设对功能性、适配性要求高,地下室管线排布复杂。“两院一中心”项目因此使用了BIM建模技术,提前在电脑里搭建模型,确保管线一次安装到位。
“两院”指河南省人民医院南院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计划今年年底前具备交付条件。目前,该项目主体除公卫中心外已全部封顶,正在进行门诊医技楼、住院楼、值班宿舍楼等楼栋砌体施工。截至7月底,已完成投资额16.5亿元。
“一中心”指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将于10月15日前搬迁至郑州航空港。该项目业务综合楼外立面施工基本完成,室内安装和装修工程正在全力推进;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体已封顶,外立面施工、室内装修及安装施工同步开展。截至7月底,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项目已完成投资额约3.4亿元。
“两院”均规划建成三级甲等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南院区定位“省级综合性研究型医院”“全省公共卫生中心”,突出“小综合、精专科”,总规划床位2000张。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定位为肿瘤专科研究型医院,是省肿瘤医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合作建设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未来将打造河南省质子治疗中心、临床研究和转化中心、肿瘤大数据中心,规划床位1500张。
依托中原医学科学城,郑州航空港正逐渐完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5月20日,华润区域检验全国中心在郑州航空港投产,可开展检验项目2000余项,日均检测能力达万份样本;瑞贝卡医疗器械产业园、虹康医疗器械产业园、拱东医疗医用耗材研发生产销售基地等项目也在加速建设中。
在郑州航空港,省医学科学院已柔性引进院士12人,高层次人才46人,科研人员495人,组建PI团队110个;中原医学科学城已签约“医”字号重点项目88个,注册生物医药类企业264个,先后迎来美国碧迪医疗、荷兰飞利浦、美国瑞思迈等跨国企业,实现国药、华润、通用、中信等主营生物医药类央企全覆盖。
“两院一中心”是中原医学科学城“医教研产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载体。项目建成投用后,将为全省生物医药产业提供有力支撑,成为人才和创新资源的重要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