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原特区 > 央媒看港区

人民日报:河南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航班增密,货运往来更加频繁

来源:人民日报 日期:2025-09-01 10:45

  文章节选自人民日报《从三个交通枢纽看上合经贸活力(经济聚焦)》:

  8月27日14时,在河南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一架来自俄罗斯的货机刚刚落地,地面工作人员就立刻忙碌起来。伴随着升降机的有序运转,26.5吨的货物被送进货舱。2个小时后,这架货机再次启程,返回俄罗斯。

  “从刷碗的丝瓜络,到家用电器设备,国外消费者通过海外电商平台下单,订单货物在郑州集聚打包,几天之后就能收到。”承担此次货物运输的俄罗斯航星航空公司相关负责人田毅告诉记者。

  当天20时,又一架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货机落地新郑国际机场,这架货机同样满载中国制造的货物返航。

  在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一辆辆大货车有序进出。走进仓储车间,工作人员正熟练地将产品质检、分拣、入库,再分拨打包。一件件跨境电商包裹在这里集聚、分拨,走向世界各地。

  “我们与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货运往来更加频繁。”郑州机场海关副关长赵静说。郑州机场海关监管数据显示,郑州飞往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货运航线已增至5条,航班密度增至每周32架次。

  新航点不断开通、航线网络持续织密,效率更高、服务更好,郑州航空港口岸扩量提质,为经贸合作搭建桥梁。截至今年7月底,郑州航空港区跨境电商共完成申报进出口单量约1.5亿单,同比增长81.03%,其中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单量超1.2亿单,同比增长128.6%。

  人流、物流、资金流高效流动,带动贸易投资往来显著增多。郑州市联钢实业有限公司将建材配件等出口至中亚,还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投资建设了中亚商品展销中心。8月初,15家郑州市民营企业组成的代表团赴俄罗斯莫斯科开展经贸交流,取得不少成果。8月14日,中国(郑州)—俄罗斯(莫斯科)经贸合作交流会在郑州召开,郑州市96家本地民营企业代表参会。

  这背后离不开一系列通关便利化政策的助力。今年,郑州入选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试点城市,有关部门针对不同类型产品出口推出专项支持。针对新能源产品出口,郑州海关推广签证便利化,实现原产地证书“秒审秒签、线上出证”。郑州航空港区政务服务中心专门开设外贸“一类事”窗口,将14项高频事项整合成外贸“一类事”,大大提高办事效率。

  从郑州出发,“中国制造”有很多种通达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方式——从铁运、空运、陆运直达,再到“空铁陆海”联运等多种组合。据郑州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河南省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额456.2亿元,同比增长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