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9月25日电 (陈贵洋)触摸光影流转的城市蓝图,探访每分钟下线一辆新车的“超级工厂”,近距离感受中国顶尖技能人才的巅峰对决……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期间,德国高校国际合作联合会(DHIK)成员高校的100多名国际学生,走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郑州航空港区)进行深度参访。所到之处,规划的前瞻性、产业的先进性与发展的“中国速度”,让这些青年们频频竖起大拇指,送上跨国点赞。
图为德国学生在郑州比亚迪合影。郑州航空港区供图
在郑州航空港印象展厅,德国学生安东尼亚的一个手势,便“激活”了整座双鹤湖科创走廊的立体规划模型。流光溢彩的光影演示,让德国学生们瞬间围拢过来,有的模仿互动,有的快速记录。
“难以想象,一座城市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规模的现代化布局,”德国学生贝尼表示,此行让他对“中国速度”有了颠覆性的认识。当了解到郑州航空港为吸引全球创新人才专门设立INNOPORT大赛时,许多学生表现出浓厚兴趣,贝尼更直言:“这里充满了机遇,我希望未来能来这里创业。”
图为德国学生在河南航投飞行培训中心进行体验。郑州航空港区供图
从未来规划的震撼到现实产业的冲击,德国青年们的探访之旅步步深入。在全国技能大赛现场,工业机器人精准操作、精美绝伦的传统技艺展示,令他们目不暇接。“这完全是一场技能的盛宴!”学生艾哈迈德赞叹道,“中国技能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对精度的追求,令人敬佩。”
在郑州比亚迪工厂,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以58秒一辆的速度下线新能源汽车,高效精准的流程让学习机械工程的莫里茨深感震撼:“这里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管理,代表了世界先进水平。”
图为德国学生观摩国际陆港沙盘模型。郑州航空港区供图
参访团还走进了河南航投飞行培训中心、郑州国际陆港等地。逼真的飞行模拟体验、中欧班列繁忙的枢纽景象,都让德国青年们对中国产业的广度与深度有了更立体的认知。“这里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创新、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的典范。”贝尼再次感慨,“我回国后,一定要把在这里的见闻推荐给更多的朋友和企业。”
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由德国建筑师参与设计的中原国际会展中心正是双方合作的象征,郑州航空港区将持续打造国际化平台,吸引更多像DHIK青年团这样的国际伙伴。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副院长欧力评价称:“中国在数字化应用和新兴产业发展上步伐迅速,德国在高端制造领域底蕴深厚,此次青年交流为双方未来的‘强强联合’播下了宝贵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