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高峰期,一座超级工厂如何保障数十万员工“吃得好、吃得安全”,从而“吃”出生产力?近日,大河财立方记者来到富士康郑州综保园区,一探其高效运转背后的餐饮保障体系。
走进园区,仿佛步入一座微缩版的“中华美食地图”。9大餐厅、200多个档口汇聚各地风味,从河南烩面、川味麻辣烫到广东肠粉、陕西肉夹馍等一应俱全,并设有1.5~4元普惠餐和品牌餐饮窗口。
据富士康郑州综保园区总务处处长闫化冰介绍,餐厅菜品以豫菜和川湘菜为主,特色美食涵盖湖北、湖南、山西等多地风味,兼顾南北口味差异。“虽然河南籍员工占比超95%,但K15广式煲仔饭日销仍突破1000份,单从营业额上来看,最受员工欢迎。”
如何让数十万名员工吃得安全、舒心?答案藏在24小时不间断的餐饮流水线里。凌晨4点,采购员已在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精选食材;两小时后,首批蔬菜抵达园区,验收员开始严格抽样;7点前,热腾腾的早餐已唤醒第一批早班员工……
“园区内所有餐厅根据班次动态调整开餐时间,最早从凌晨4点开始供餐,最后一顿夜餐一直供应到次日凌晨1点,园区15个餐厅每日食材消耗超10万斤。”富士康郑州综保园区餐饮管理部副理申小虎说。
值得一提的是,园区还设立了“员工饮食反馈直通车”机制,每日收集建议并当天响应改进。“公司还会定期征集风味建议新增菜品,真正实现‘由员工做主’的餐饮服务。”广东籍员工小赵端着肠粉笑着说。
美味是日常,安全是底线。在园区B16前处理加工中心,食材严格按冷冻库、冻藏库、干调库分区管理,冷藏温度实时监控,出入库全程溯源;在监控中心,后厨关键环节均被纳入智能预警系统;在郑州永扬检测中心,餐厅、公寓的食材样本每日分批送达,进行38项指标检测,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此外,该园区还通过开设多功能餐厅,配备大屏幕和娱乐区,让就餐成为享受;通过定期举办餐饮座谈会、后厨开放日,让“员工想吃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从口号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