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一列满载35组光伏组件的东盟图定班列从郑州国际陆港东站驶出,奔赴老挝孟赛,这标志着该站设施设备已全面完成调试,正式开启常态化运营。此举也意味着郑州国际陆港集装箱业务主体,已顺利由西作业区平稳转移至东站。
图为郑州国际陆港东站。杨永伟 摄
据悉,郑州国际陆港东站将作为中欧班列开行的主阵地,凭借国际一流的基础设施与服务,助力班列扩量提质。业务转移后,原西作业区将更聚焦于新能源商品车产业,服务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自2022年6月以来,河南省按下郑州国际陆港建设的“快进键”。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万列、千万吨”“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内陆大港的总体要求,郑州国际陆港核心功能区在短短三年内从蓝图走向现实。其中,西作业区仓储物流园30万平方米仓储设施仅用8个月建成投用,专用铁路14个月实现通车,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10个月完成工程建设,为河南构建“大服务、大辐射”的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业内人士表示,郑州国际陆港东站的常态化运营,为连接新亚欧大陆桥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架设了更稳固的桥梁,对河南打造内陆地区高能级开放平台、走向开放前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