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记者从郑州航空港经济区中原医学科学城管理委员会获悉,今年前三季度,中原医学科学城(以下简称“医科城”)新签约生物医药项目33个,平均每8天就有一个项目签约,总投资约91.8亿元。
项目招引捷报频传,项目建设同样快马加鞭。前三季度,医科城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2亿元,华润医学检验项目投产,德迈医药产业园、翔宇康复产业园相继投入使用。红十字血液中心将于10月15日投入运营;“两院”项目全面封顶,预计明年6月交付;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园陆续进入二次结构墙体砌筑和楼内装修阶段,一期二期预计年底交付,三期预计明年7月投入使用。
医科城发展势头为何如此迅猛?
细分领域招龙头。医科城深挖细胞与基因治疗、高端医疗器械、眼科与智能医学、中医药等细分领域,同和元生物、翔宇康复、拱东耗材等龙头企业签约,并积极推动兴齐眼药、欧普康视、同仁堂、中国中药等头部企业落地。当前,医科城相继迎来国药CDMO平台、长三角国创中心药评所GLP中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细胞制备中心三大平台,城内企业获批二类医疗器械49个。
产业园区快建设。医科城管委会优选细胞和基因治疗、高端医疗器械、智能医学、中医药、核医学、生物制造等细分赛道,首批加快建设10个、总面积超200万平方米的特色专业园区矩阵,组建25亿规模星未来基金等省区联动的生物医药产业基金矩阵,推动港区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从“单点突破”加速走向“集群成势”。
营商环境更优化。医科城管委会深入开展“学查改·以企观政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多轮次、全覆盖走访调研企业,针对企业用工招聘、融资贷款、政策申报、市场拓展等诉求,建立健全“助企纾困、以商招商”常态化服务机制。
科技创新建生态。前三季度,医科城管委会整合新建10大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国内首个应用临床眼科大模型“伏羲慧眼”等130项优质医学成果就地转化,全力服务保障中原智能医学、中原细胞与免疫、中原再生医学、中原纳米酶等省实验室建成投用,智能医学研究设施、质子医疗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中原医学科学城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快一批专业园区开工投用、加快一批专项基金组建落地、加快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奋力将医科城打造为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