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原特区 > 部门信息

警惕这些“温柔”陷阱 守护父母晚年幸福

来源:区法院 日期:2025-10-30 17:05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当你忙着给父母订菊花酒、选保暖衣时,有没有发现最近有些人比你对父母更“贴心”:上门陪父母唠嗑,免费送鸡蛋等福利,熟悉老人病史并安排“专家义诊”“科技理疗”?

  警惕这些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叔叔长阿姨短的背后可能藏着“放长线钓大鱼”的算计,免费鸡蛋、“专家义诊”的代价可能是价格不菲的“保健产品”。快把本期转给父母,警惕“温柔”陷阱,守护晚年幸福。

  陷阱一:“投资养老”= 投资款“打水漂”

  “叔叔,这是政府扶持的养老项目,投10万即可月月领分红,还能免费住高端养老院,稳赚不赔!”骗子常拿着“红头文件”“养老院效果图”等为老人画饼。

  王爷爷去年投了20万,前3个月确实收到了“分红”,可当他想追加投资时,却发现公司大门紧闭——所谓“养老项目”根本没备案,养老院是租来的临时场地,“分红”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骗局。

  法官提醒:养老领域没有“高回报、零风险”的投资,凡是承诺“高额返利”“短期赚大钱”的,全是诈骗套路!

  陷阱二:“代办保险”= 假代办 真骗钱

  “阿姨,我这边有门路,可以帮您补缴养老保险,比您自己去办划算,这样您退休后就可以按月领钱,衣食无忧啦!”骗子专挑不懂保险政策和业务的老人下手。

  李阿姨遂委托“代办员”代为补缴养老保险,并按其要求先后支付了2万元“手续费”、10年养老保险“保费”10万元。后李阿姨多次催促办理进度,“代办员”先是以各种理由推脱,后直接将其拉黑失联。

  法官提醒:办理保险请务必选择官方渠道,或通过正规中介办理,切勿轻信“内部关系”“高额收益”等花言巧语!

  陷阱三:“保健产品”= 救命药变糖水

  “叔叔,这是中科院研发的‘干细胞保健液’,喝了能降血压、治糖尿病,还能预防老年痴呆,现在买三盒还送按摩仪,巨划算!”骗子常伪装成“健康顾问”,用“免费体检”“专家义诊”忽悠老人。

  赵叔叔被“专家”诊断出“严重亚健康”,一口气买了8万的“保健液”,结果喝了半年,血压不降反升。后经检测,所谓“保健液”就是糖水,连生产许可都没有。

  法官提醒:看病治病一定去正规医院。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凡宣称“包治百病”“根治慢性病”的都要警惕!

  陷阱四:“代租民宿”= 假托管 真骗款

  “阿姨,房子交给我们改成民宿后出租,租金比现在高得多,不过得统一装修风格,我们安排公司装修,您只需要出8万装修费,就可以在家等着收钱啦。”

  刘阿姨听后动了心,按对方要求将8万装修款打给“装修公司”。可等了两个月,不见任何人上门施工。再联系对方时,电话关机、微信不回,办公地点也已人去楼空。

  法官提醒:参与“民宿托管”类项目,务必核实对方资质,警惕以高额租金为诱惑实施的房屋托管、装修等骗局。

  重阳节,给父母最好的守护。比起送礼物,不如多做这几件事:

  1.陪父母看一次这篇推文,及时向父母转发、介绍针对老年人诈骗套路拆解,引导他们树牢防骗意识,提防过度“热心”“贴心”的陌生人;

  2.关心父母生活,经常陪他们聊天,帮他们保管身份证、银行卡及其他贵重物品,提醒他们做重要决定或支付大额款项前一定征求子女意见;

  3.发现父母可能被骗,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进行举报,同时注意收集聊天记录、合同、转账凭证等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