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党工委书记江凌调研创新平台建设情况。他强调,要深刻把握创新和产业之间的关系,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与产业升级方向,强化创新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速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高效流通,切实把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胜势。
在省科学院航空港区分院,江凌听取了分院建设运行情况汇报。他强调,省科学院航空港区分院建设的关键是定位要明晰,要坚持把创新落在产业上、创新主体落到企业上。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依托科学院分院平台,与企业共建产业研究院。要根据产业需求、市场需要整合科研资源,将创新链深度嵌入产业链,以企业技术难题为攻关导向,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和研究条件,努力形成“需求牵引、应用导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在中原石墨烯实验室,江凌调研了石墨烯导热膜中试产线,听取了中原石墨烯实验室的运行情况。他指出,石墨烯作为新材料领域的明星材料,应用前景广阔,要聚焦有潜力有前景的领域,通过专业化团队、市场化运作,加速推动产业化进程,构建覆盖材料制备、器件开发、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创新生态。
在省医学科学院,江凌调研了电生理研究所及实验室整体运行情况,对省医学科学院重建以来的创新成效给予肯定。他强调,两年来省医学科学院发展势头良好,要以提升河南医疗水平、解决临床重大问题为出发点,通过机制创新联动优质医疗资源,全面提升全省诊疗水平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要与医药类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推动产业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形成医学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
江凌还调研了中原纳米酶实验室及药食同源成果转化基地。他强调,中原纳米酶实验室作为省级科研平台,要持续聚焦纳米酶技术在催化医学、绿色农业等领域的突破性应用,强化中试基地与产业化衔接,加快形成从应用基础研究到市场转化的完整创新链条;药食同源成果转化基地要充分发挥药品级生产标准优势,深入挖掘传统中医药资源与现代营养科学的结合点,推动药食同源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依托联合实验室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为我省大健康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张红军参加调研。
(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