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原特区 > 企业资讯

匠心筑就安居梦 | 兴港兰溪园项目工程建设示范纪实

来源:河南港投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日期:2025-11-11 19:29

  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兴港兰溪园项目以“技术创新为核、质量管控为基、绿色建造为魂”,构建起集工艺革新、精细管理、生态施工于一体的现代化工程建设体系,凭借多项行业领先的核心优势,成为区域工程建设的示范标杆,为城市品质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创新工艺赋能,破解行业施工难题

  项目团队深耕技术研发,实现施工效率与工程品质的双重突破。在主体结构施工中,采用“铝模+爬架一体化施工工艺”,相较于传统木模施工,周转次数提升至30次以上,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误差控制在4mm/2.9m 内,观感质量达到“免抹灰”标准,累计减少材料损耗15%,缩短工期10%。施工现场标准化铝模拼接严密,爬架同步提升精准,工人按规范进行节点加固,每一道工序都彰显着精工细节。

  针对外墙渗漏这一行业质量通病,项目创新应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结构自防水”双重防护体系,卷材搭接宽度误差严格控制在±5mm内,结构混凝土抗渗等级达P6级,通过24小时闭水试验合格率100%。施工人员采用专用压辊压实,确保防水层与基层紧密贴合,从根源上杜绝渗漏隐患。

  此外,项目率先引入“嵌入式强弱电箱安装技术”,构件预制精度达±5mm,现场采用墙体砌筑同电箱安装一次施工工艺,极大的缩短施工精度,效率较传统砌筑有显著提升,建筑垃圾排放量减少50%,构件接缝处采用砌筑砂浆进行勾缝,平整度与垂直度均优于规范要求,实体部位墙面光洁平整,拼接缝均匀细密,展现出工业化建造的卓越质感。

图片5.png

铝模+爬架一体化施工工艺

图片6.png

嵌入式强弱电箱安装技术

  精细化管控,筑牢工程品质生命线

  项目建立“三级质量管控体系”,以数字化手段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运用“BIM + 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将施工图纸转化为三维模型,提前优化管线排布方案。关键工序实行“三检制+旁站监督”,每批次原材料进场需经过“取样检测→数据公示→合格放行”流程,钢筋力学性能检测合格率100%,混凝土试块强度达标率100%,实测实量数据实时同步至管理平台,实现质量追溯可查。

  在实体工程质量上,项目结构工程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达97.8%,梁柱节点箍筋加密区布置规范,混凝土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采用“激光智能整平机器人”,混凝土完成面标高合格率100%,楼板厚度采用“插钎杆+止水节方式”,楼板厚度合格率达98.8%。现场实体钢筋排列整齐划一,管道安装顺直美观,结构棱角分明,充分展现了标准化施工的过硬品质。

图片7.png

激光智能整平机器人

图片8.png

样板展示区

  绿色建造先行,打造生态宜居工地

  项目严格践行“双碳”理念,构建全方位绿色施工体系,项目拟申报“省级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施工现场安装智能扬尘监测系统,PM10 浓度实时控制在 0.5mg/m³以下,配备2台雾炮机、2 套喷淋系统,实现全天候降尘;采用LED灯带、节能塔吊等环保设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10%,混凝土养护采用专用喷头,有效降低了水资源浪费。整洁有序的工地中,施工道路全部硬化处理,材料分区分类堆放并设置标识牌,绿化隔离带环绕作业区域,呈现出“工完、料尽、场地清”的规范化场景。

  在文明施工方面,项目实行“降噪施工管理”,选用低噪声设备,夜间施工噪声控制在55dB以下,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建立建筑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可回收材料利用率达80%,其中钢筋头、废模板等回收再利用量超200吨,真正实现“绿色施工与城市共生”。

图片9.png

喷淋系统

图片10.png

场平布置

  凝心聚力攻坚,彰显团队奋进力量

  项目的卓越成就,离不开一支专业高效、协作共进的建设团队。从技术方案研讨到施工难题攻坚,从深夜浇筑混凝土到暴雨天应急抢险,团队成员始终坚守岗位、并肩作战。在关键节点冲刺阶段,项目部组织“百日攻坚”竞赛,开展技术比武、安全演练等活动,凝聚起“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团队互动瞬间,技术人员与施工班组现场交底、监理与施工人员共同检测数据、管理人员为一线工人送清凉,每一个画面都彰显着“责任、协作、创新、担当”的团队精神,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从创新工艺的落地生根到质量管控的精益求精,从绿色建造的生动实践到团队精神的聚力赋能,兴港兰溪园项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建一项工程、树一座标杆”的初心使命。未来,项目将持续秉持工匠精神,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进后续建设,为城市打造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精品工程,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