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十一”大促活动启动以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口岸管理局(以下简称“口岸局”)提前谋划、多方联动,联合相关部门构建高效服务保障体系,推动大促活动平稳有序开展,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新郑综保区”)跨境电商业务实现量值双升,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据河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统计,截至11月11日,大促活动期间共完成进口539.15万单,同比增长15.9%。值得一提的是,大促期间进口单日峰值完成54.57万单,业务量达日常5倍。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口岸局协同相关部门持续推进产业培育、平台合作和服务优化结出的硕果。据口岸局口岸经济高级专员季大凯介绍,三大举措协同发力,持续为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空中丝路”赋能电商出海,物流网络持续拓展。作为跨境电商发展的关键支撑,郑州航空口岸持续织密国际货运航线网络,截至10月底,在郑累计运营全货运航空公司36家,开通全货机航线68条(国际地区49条),通航国家32个。
10月3日,郑州航空口岸2025年出入境货运航班正式突破10000架次,成为中部地区首个迈入“万架次”级别的航空口岸,标志着“空中丝绸之路”承载能力再上新台阶,为跨境电商“卖全球”提供了强劲的航空物流支撑与通达全球的渠道信心。
11月3日,郑州航空口岸今年货运量累计达82.52万吨,提前58天突破去年全年货运量,同比增长24.76%,这一实实在在的“吨位”成就,正是“空中丝路”助力跨境电商产业蓬勃发展的最佳印证。
针对新兴市场需求的快速攀升,积极拓展国际公路运输(TIR)等低成本陆运补充渠道,推动形成更加完整、高效的跨境电商产业链。截至10月底,“跨境电商+TIR”业务累计出口货物142.73万单,累计出口货值1.22亿元。
平台合作提质增效,高值生态加快形成。坚持“头部企业招引+本土企业培育”并行策略,今年已成功引进逻捷等14家跨境电商及供应链企业入驻新郑综保区,带动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实现爆发式增长,今年前十月,新郑综保区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完成1.3亿单,同比增长766.43%,货值118.67亿元,同比增长387.98%。

今年以来,新郑综保区深化与头部平台战略合作,推动保税进口业务规模质量双提升。支持鼎新奢侈品仓投入使用,推动全速通专业仓扩建和医信通达等企业仓库升级改造,持续夯实产业基础设施。
制度创新持续发力,营商环境优化再升级。口岸局锚定企业发展需求,深化跨部门协同联动,携手海关、河南电子口岸等单位,聚焦卡口通行优化、数据申报规范、通关效率提升等关键环节,精准施策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与此同时,口岸局紧盯行业政策导向,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多维度政策宣讲,深入解读政策红利,及时回应企业关切,切实以精准高效的服务举措,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航空港区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有效推动航空港区备案外贸企业数量超千家,企业活跃度同比提升超44%;新郑综保区实际开展业务企业数量同比增加46%,产业集聚效应愈发凸显,发展动能不断增强,为航空港区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筑牢产业根基。
“我们依托口岸联席会议机制,联合海关等部门深化监管服务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精准对接企业核心需求,聚焦跨境电商发展关键环节,优化配套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季大凯称,将加快构建高效协同、联通内外的现代物流体系,重点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创新发展,进一步巩固“买全球、卖全球”的枢纽地位,为河南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源源不断的“空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