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原特区 > 部门信息

定金打水漂?赠品无售后?这份来自法院的网购维权指南请收好!

来源:区法院 日期:2025-11-19 16:17

  “双十一”购物狂欢逐渐落幕,您订购的商品是否已陆续送达?在享受拆箱喜悦的同时,不少消费者可能为“定金不返还”“赠品无售后”“实物与直播宣传不符”等问题所困扰。别着急,这份来自法院的网购维权指南,助您安心购物、依法维权!

  定金退不退?看谁“没守约”

  不少消费者因一时冲动支付定金,事后想取消订单,却被商家告知“定金不退”,商家的这种做法是否有理?首先要明确定金不同于“预付款”,其本质是“履约担保”,是消费者与商家之间就交易达成的一种约定,目的是提前锁定商品或服务。

  根据我国民法典有关规定,若因消费者一方原因放弃支付尾款,则消费者构成违约,商家有权不予返还定金;反之,如果因商家缺货、商品下架等原因,导致无法发货,则属于商家违约,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双倍返还定金。这是法律赋予消费者的权利,商家不得以格式条款等方式予以排除或者限制。

  赠品有问题?免费≠免责

  “买正装送小样”“下单赠周边”是双十一常见促销手段。一些消费者在收货后发现赠品存在质量问题,却往往因“反正是白给的,算了”的想法而放弃维权,这种做法其实是对自身权益的忽视。

  需要明确的是,商家提供的“赠品”并非真正的无偿赠予,而是以消费者购买主商品为条件的“附义务赠与”。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规定,赠品同样属于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同主商品一样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如果赠品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完全可以向商家主张修理、更换、退货或赔偿损失,商家不得以“赠品免费”为由拒绝担责。

  真“假一赔十”?明确承诺即有效

  直播间里,主播常常信誓旦旦宣称“正品保障、假一赔十”,不少消费者正是冲着这份承诺下单。可真买到假货后,商家却以“只是主播随口说的”等理由进行推脱,您大可不必被这种说法误导。

  从法律角度看,主播带货可不是“闲聊”。根据我国民法典有关规定,主播在直播过程中明确作出的“假一赔十”等承诺,属于商家发出的“要约”,消费者据此下单,即构成“承诺”,“假一赔十”等条款构成双方买卖合同的一部分,对商家具有法律约束力。如商家拒绝兑现“假一赔十” 承诺,消费者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直播间踩坑?做足功夫不被动

  直播购物节奏快、宣传内容易消失,证据留存成为维权的重点和难点。掌握以下三个关键环节,才能在纠纷处理中占据主动:

  第一步,直播过程留痕。直播时全程录屏,清晰记录宣传内容、商品参数、价格承诺等重点信息,避免主播事后“翻脸不认账”。第二步,收货当场核验。收货后认真检查快递包装、商品外观、内部配件等,发现商品与宣传不符立即拍照录像固定证据。第三步,若发生纠纷,可先与商家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可要求平台介入调解,向商家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者凭相关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

  购物本是享受,维权亦是权利。希望这份指南助您识破消费陷阱、明辨法律边界。若遇纠纷,请勇敢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