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信用港区 > 信用论丛

安徽合肥:“合创券”对守信企业“精准滴灌”

来源:《中国信用》 日期:2020-11-30 22:42

  合肥市高新区搭建“人工智能+合创券”平台,开展企业画像,精准定位需求,为企业提供更精准便捷的服务


  “合创券实际上是替代传统的政策资金补助,实现科技扶持政策的前置。园区企业可以使用合创券向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购买服务。”据高新区经贸局企业服务处处长黄明明介绍,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于2016年4月12日面向园区企业推出“合创券”,即为面向企业设计发行的一种可兑现的有价电子凭证。据悉,合创券发行总规模超过5000万元,首期规模为3000万元,惠及园区内500家~1000家双创企业。

  据悉,自合创券推出以来,合肥高新区43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领取2.17亿政策资金,获得16,848次科技中介服务,形成了发明专利等各类知识产权超5000件、促进技术咨询和委托研发1156项、受服务企业合计营业收入增长37.1%,政策扶持效果显著。

  记者了解到,“合创券”的推出不仅有效提高了财政扶持政策效率,而且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所有扶持操作限制在管理系统内进行,全过程公开透明、有据可查,有效杜绝了权力寻租,降低了廉政风险。同时,双创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的履约信息也均在平台上进行记录,有助于构建行业信用体系。




汇集数据 打破信息孤岛



  “为了实现‘数据跑路、企业免填’,我们打破了部门与社会间的信息孤岛,积极开展政企合作,推进各领域数据集中和共享,形成强大的企业数据总集。”黄明明介绍道,高新区坚持数据汇集治理先行,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了三个率先,即率先建设区域企业法人信息总库,率先推进政务、社会与互联网多源数据大融合,率先开展基于企业法人信息的政务应用。

  据悉,平台通过全面梳理园区企业历史数据,排查整合管委会各部门信息化系统,建成覆盖万家企业的总库,并持续增加企业数量。在打通区级部门数据的同时,高新区在合肥市数据资源局的协助下,动态接入企业工商、经营、社保、信用数据,从腾讯微众、企查查等具备征信资质的第三方平台接入企业知识产权、征信、投融资数据,运用腾讯先进搜索引擎从互联网信息中爬取企业招投标及舆情数据,有效打通了长期存在的数据孤岛。

  “平台上汇集了我们公司工商、税务等多方征信数据,在平台上提交申请时,相关信息全由系统自动代入,省时省力。”兴泰控股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在合创券申领环节,企业无需再填报纸质表单、当面提交各类资质证明,90%以上的企业信息完全由系统自动带入;在审批环节,政务端实行机器智能审查为主、人工复审为辅,在线直接反馈审查结果,实现了“不见面审批、人工智能审批”;在使用环节,所有合创券交易采用电子合同和电子发票,实现了“规范化监管、精准化服务”。




精准画像 转变服务模式


 

  有了丰富完整的数据支撑,就具备了推动大数据应用的基础。记者了解到,在合创券推出之初,主要是采用抢券的模式,这就导致了一些有实际资金需求的企业抢不到券,而部分抢到券的企业却长期占用资金不使用。对此,合肥高新区决定改革,通过智能画像的方式给企业打分,按照评分给予相应额度授信,并提出小微企业奖补资金“授信模式”,引导企业全程线上采购科技中介服务、兑现奖补资金,实现按需申领、即领即用,提高财政资金奖补使用效益。

  “在找准企业的同时,还要精准定位企业需求,才能为企业提供更精准便捷的服务。”黄明明坦言,以往政府部门评价企业发展普遍面临指标单一、依据不足的问题。合肥高新区总结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历程中的关键指标,运用互联网思维,借鉴“微信”“支付宝”个人用户画像功能,构建出完整的“百分制”评价模型,为合创券领用企业开展成长画像。

  同时,利用日渐成熟的画像模型,一方面系统筛查出失信或失信股东关联企业、疑似“皮包”公司企业及工商税务人社等不合规企业100余户;另一方面遴选出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维天运通等21户获得高分评价,高维数据、长泰信息等11户小微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细分行业市场占有率高、获得社会资本重点关注,被标注为具备爆发潜力的企业。这种扶持模式的转变,实现了补贴前置,推动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深化改革 全面创新应用


  在合肥高新区“互联网+创业创新”平台的首页中心位置,有着“标准化补贴产品”与“非标准化补贴产品”两类中介服务。其中,“标准化”是合肥高新区为稳定市场价格,保障企业利益推出的一项服务措施。

  为有效帮助企业线上采购服务,据黄明明介绍,高新区创新性地提出要让中小企业购买获取科技中介服务就如同在“淘宝”上购买商品一般便捷、顺畅。“高新区认真梳理12大类50种科技中介服务,推进各类服务价格、服务内容、服务结果标准化,实现科技中介服务产品化和服务价格透明化,科技型中小企业线上即可浏览、选购丰富的服务产品。”

  此外,为服务广大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合肥高新区“人工智能+合创券”平台还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推进双创扶持政策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谈及下一步的工作方向,黄明明表示,高新区将继续推进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统筹结合,加快建设基于全区2.8万户企业的法人信息库;继续完善新版合创券信息系统,打造全国“双创升级版”品牌工程;继续扩大大数据技术在园区企业遴选、“2+2”政策兑现、科技金融等多方面应用,进一步增强管委会及各部门运用数据推进企业培育和产业塑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