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局
- 2022-01-11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局(郑州市生态环境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分局)拟对郑州航空港兴港电力有限公司110千伏南站变电站配套线路新建工程等6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1月10日—2022年1月12日。
一、拟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评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110千伏南站变电站配套线路新建工程 |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境内 | 郑州航空港兴港电力有限公司 | 北京百灵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本项目位于河南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本工程起于110kV南站变电站,止于220kV港区变电站西侧110kV配电装置。新建电缆线路路经长2.9km,其中新建电缆排管0.65km,利用已建电缆排管2.25km。架设方式采用单回电缆敷设。 总投资343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9万元 | 一、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主要影响:运行期的电磁环境(工频电场、磁场)及噪声;施工期的噪声、扬尘、废水、固体废弃物等。 二、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声环境影响 根据以往监测资料分析,输电线路正式运行后,在晴好天气情况下人耳在110kV线路下听不出输电线路的运行噪声,线路运行噪声贡献值很小,环境噪声基本与背景噪声相同。 2、大气环境影响 本工程在施工阶段,开挖、土石方回填、施工现场的清理平整、以及施工车辆行驶产生的二次扬尘和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的暂时性的和局部的影响,通过采取洒水、临时堆土用苫布覆盖、进出场地的车辆限制车速等措施,对周边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3、水环境影响 变电站正常工况下,站内无工业废水产生,变电站采用无人值守,变电站内的废污水主要为检修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站内设有化粪池,生活污水经站内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输电线路运行期无废污水产生,不会对附近水环境产生影响。 4、生态影响 本工程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开挖和施工活动对土地的占用、扰动以及植被破坏,施工单位文明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范围,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可最大限度的保护好工程区域的生态环境。 5、固体废物 变电站运行期间固体废物为变电站检修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以及变电站内的废旧蓄电池。站内设置垃圾桶,检修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定期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废铅蓄电池及废铅蓄电池,将按照危险废物进行收集后交由有资质的危险废物收集部门进行处理。 输电线路运行期无固体废物产生,对外环境无影响。 6、环境风险影响 由于冷却或绝缘需要,变电站内变压器及其它电气设备均使用电力用油,这些冷却或绝缘油都装在电气设备的外壳内,一般无需更换,也不会外泄对环境造成危害。 为防止突发性事故情况下漏油产生环境污染风险,变电站内均设置有变压器油排蓄系统,在发生事故时,泄露的变压器油将通过排油管道排入事故油池。 |
2 | 110千伏嘉兰输变电工程 |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黄海路与孙武路交叉口东北角 | 郑州航空港兴港电力有限公司 | 北京百灵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本项目位于河南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工程内容包含新建嘉兰110kV变电站工程和110千伏嘉兰变配套线路新建工程。 (1)新建嘉兰110kV变电站工程 嘉兰110kV变电站拟建站址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黄海路与孙武路交叉口东北角。 (2)110千伏嘉兰变配套线路新建工程 ①嘉兰—远航110kV线路工程:自110kV嘉兰变北数第四出线间隔出线,至220kV远航变东数第十出线间隔,线路总路径长度为3.08km,其中单回电缆路径长度1.04km;架空路径长度2.04km。全线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境内。 ②嘉兰—港区110kV线路工程:自110kV嘉兰变北数第三出线间隔出线,至220kV港区变北数第六出线间隔;线路总路径长度为8.35km,其中单回电缆路径长度7.65km,架空路径长度0.7km。全线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境内。 总投资987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9万元。 | 一、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主要影响:运行期的电磁环境(工频电场、磁场)及噪声;施工期的噪声、扬尘、废水、固体废弃物等。 二、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声环境影响 根据以往监测资料分析,输电线路正式运行后,在晴好天气情况下人耳在110kV线路下听不出输电线路的运行噪声,线路运行噪声贡献值很小,环境噪声基本与背景噪声相同。 2、大气环境影响 本工程在施工阶段,开挖、土石方回填、施工现场的清理平整、以及施工车辆行驶产生的二次扬尘和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的暂时性的和局部的影响,通过采取洒水、临时堆土用苫布覆盖、进出场地的车辆限制车速等措施,对周边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3、水环境影响 变电站正常工况下,站内无工业废水产生,变电站采用无人值守,变电站内的废污水主要为检修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站内设有化粪池,生活污水经站内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输电线路运行期无废污水产生,不会对附近水环境产生影响。 4、生态影响 本工程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开挖和施工活动对土地的占用、扰动以及植被破坏,施工单位文明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范围,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可最大限度的保护好工程区域的生态环境。 5、固体废物 变电站运行期间固体废物为变电站检修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以及变电站内的废旧蓄电池。站内设置垃圾桶,检修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定期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废铅蓄电池及废铅蓄电池,将按照危险废物进行收集后交由有资质的危险废物收集部门进行处理。 输电线路运行期无固体废物产生,对外环境无影响。 6、环境风险影响 由于冷却或绝缘需要,变电站内变压器及其它电气设备均使用电力用油,这些冷却或绝缘油都装在电气设备的外壳内,一般无需更换,也不会外泄对环境造成危害。 为防止突发性事故情况下漏油产生环境污染风险,变电站内均设置有变压器油排蓄系统,在发生事故时,泄露的变压器油将通过排油管道排入事故油池。 |
3 | 110千伏豫州变电站新建工程、110千伏豫州变配套线路新建工程 |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东海路与兖州路交叉口西南角 | 郑州航空港兴港电力有限公司 | 北京百灵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本项目位于河南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工程内容包含110千伏豫州变电站新建工程和110千伏豫州变配套线路新建工程。 (1)110千伏豫州变电站新建工程 豫州110kV变电站拟建站址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东海路与兖州路交叉口西南角。 (2)110千伏豫州变配套线路新建工程 ①豫州-梦泽110kV线路工程:本工程采用架空+电缆方式敷设,总路径长度为12.5km。全线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境内。 ②豫州-钟观110kV线路工程:本工程采用架空+电缆方式敷设,总路径长度为15.52km。全线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境内。 (3)110千伏钟观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110千伏钟观变电站站址位于河南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梅河东路与工业十路交叉口西南角,本期在110千伏钟观变扩建1个110kV出线间隔,站内扩建,不新增地。 总投资1385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75万元。 | 一、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主要影响:运行期的电磁环境(工频电场、磁场)及噪声;施工期的噪声、扬尘、废水、固体废弃物等。 二、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声环境影响 根据以往监测资料分析,输电线路正式运行后,在晴好天气情况下人耳在110kV线路下听不出输电线路的运行噪声,线路运行噪声贡献值很小,环境噪声基本与背景噪声相同。 2、大气环境影响 本工程在施工阶段,开挖、土石方回填、施工现场的清理平整、以及施工车辆行驶产生的二次扬尘和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的暂时性的和局部的影响,通过采取洒水、临时堆土用苫布覆盖、进出场地的车辆限制车速等措施,对周边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3、水环境影响 变电站正常工况下,站内无工业废水产生,变电站采用无人值守,变电站内的废污水主要为检修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站内设有化粪池,生活污水经站内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输电线路运行期无废污水产生,不会对附近水环境产生影响。 4、生态影响 本工程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开挖和施工活动对土地的占用、扰动以及植被破坏,施工单位文明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范围,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可最大限度的保护好工程区域的生态环境。 5、固体废物 变电站运行期间固体废物为变电站检修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以及变电站内的废旧蓄电池。站内设置垃圾桶,检修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定期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废铅蓄电池及废铅蓄电池,将按照危险废物进行收集后交由有资质的危险废物收集部门进行处理。 输电线路运行期无固体废物产生,对外环境无影响。 6、环境风险影响 由于冷却或绝缘需要,变电站内变压器及其它电气设备均使用电力用油,这些冷却或绝缘油都装在电气设备的外壳内,一般无需更换,也不会外泄对环境造成危害。 为防止突发性事故情况下漏油产生环境污染风险,变电站内均设置有变压器油排蓄系统,在发生事故时,泄露的变压器油将通过排油管道排入事故油池。 |
4 | 河南郑州梦泽(明港)220kV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工程 |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南海大道与生物科技二街交叉口东北侧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 南京普环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站址位于河南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南海大道与生物科技二街交叉口东北侧,本次拟在#2主变预留位置新增1×240MVA主变,户外布置,电压等级为220/110/10kV,220kV、110kV不新增出线,10kV出线14回,新增7×8Mvar并联电容器,1×10Mvar并联电抗器。 总投资278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1万元。 | 一、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主要影响:运行期的电磁环境(工频电场、磁场)及噪声;施工期的噪声、扬尘、废水、固体废弃物等。 二、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声环境影响 根据以往监测资料分析,输电线路正式运行后,在晴好天气情况下人耳在110kV线路下听不出输电线路的运行噪声,线路运行噪声贡献值很小,环境噪声基本与背景噪声相同。 2、大气环境影响 本工程在施工阶段,开挖、土石方回填、施工现场的清理平整、以及施工车辆行驶产生的二次扬尘和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的暂时性的和局部的影响,通过采取洒水、临时堆土用苫布覆盖、进出场地的车辆限制车速等措施,对周边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3、水环境影响 变电站正常工况下,站内无工业废水产生,变电站采用无人值守,变电站内的废污水主要为检修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站内设有化粪池,生活污水经站内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输电线路运行期无废污水产生,不会对附近水环境产生影响。 4、生态影响 本工程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开挖和施工活动对土地的占用、扰动以及植被破坏,施工单位文明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范围,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可最大限度的保护好工程区域的生态环境。 5、固体废物 变电站运行期间固体废物为变电站检修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以及变电站内的废旧蓄电池。站内设置垃圾桶,检修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定期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废铅蓄电池及废铅蓄电池,将按照危险废物进行收集后交由有资质的危险废物收集部门进行处理。 6、环境风险影响 由于冷却或绝缘需要,变电站内变压器及其它电气设备均使用电力用油,这些冷却或绝缘油都装在电气设备的外壳内,一般无需更换,也不会外泄对环境造成危害。 为防止突发性事故情况下漏油产生环境污染风险,变电站内均设置有变压器油排蓄系统,在发生事故时,泄露的变压器油将通过排油管道排入事故油池。 |
5 | 河南郑州航空港区(港南)220千伏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工程 |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亳都路以北,亳都路荆州路交叉口以东200m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 南京普环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站址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亳都路以北,亳都路荆州路交叉口以东200m。本次拟在#2主变预留位置新增1×240MVA主变,户内布置,电压等级为220/110/10kV,220kV、110kV不新增出线,10kV出线13回,新增2×8Mvar并联电容器,1×10Mvar并联电抗器。 总投资24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9万元。 | 一、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主要影响:运行期的电磁环境(工频电场、磁场)及噪声;施工期的噪声、扬尘、废水、固体废弃物等。 二、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电磁影响防治措施: ①输电线路采用典型化设计,对电气设备进行合理布局,将电磁环境的影响 减少到最低; ② 对于架空输电线路,选择相导线排列形式,导线、金具及绝缘子等电气设备、 设施,提高加工工艺,防止尖端放电和起电晕。 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①施工车辆途径环境敏感点时,应通过限时、限速行驶、不高音鸣号等措施,有效减少施工车辆行驶对沿途居民点的噪声影响; ②施工单位应选择低噪声作业方式,禁止不符合国家噪声排放的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进入工区。 3、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①施工废水。生产废水集中,经过沉沙处理回用; ②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采取当地已有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会对地表水产生影响。 4、固体废物影响和防治措施 在工程施工前应作好施工机构及施工人员的环保培训,明确要求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应分别收集堆放,并委托环卫部门妥善处理,及时清运或定期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安全处置 5、扬尘影响和防治措施 施工现场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并设专人负责,应安装使用喷淋装置,确保裸露地面全覆盖喷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转运土石方、拆除临时设施、现场搅拌等易产生扬尘的工序必须采取降尘和湿法作业措施。全时段保持作业现场湿润无浮尘。 |
6 | 河南省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核技术应用项目 | 郑州航空港区华夏大道与洞庭湖路交叉口 | 河南省公共卫生医疗中心 | 郑州新知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类和范围:原许可种类和范围增加使用Ⅲ类放射源。 (二)项目内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郑州航空港区华夏大道与洞庭湖路交叉口。建设单位拟在2号楼负二楼放疗科3个预留直线加速器机房内各安装1台电子直线加速器,分别位于直线加速器机房2、直线加速器机房3、直线加速器机房4;拟在2号楼负二楼放疗科预留后装治疗机房内安装1台后装治疗机,许可Ⅲ类放射源Ir-192共2枚(单枚活度3.7E+11Bq,后装机使用1枚,交替换源1枚,废旧放射源不在医院暂存),用于开展放射治疗;拟在2号楼一楼D区介入手术中心建设5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以下简称“DSA”)机房,分别位于DSA机房1、DSA机房2、DSA机房3、DSA机房4、DSA机房5;拟在2号楼三楼日间手术部建设1间DSA机房,用于开展介入诊疗。 总投资15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750万元。 | (一)辐射工作场所按照辐射防护要求设计建造,入口处设置电离辐射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机房门设置闭门装置;工作状态指示灯和与机房相通的门能有效联动(门灯联锁);工作人员配备个人剂量计和辐射防护用品。 (二)射线装置在使用时曝光时间很短,产生量极小,医院采用中央空调通风换气,在通风换气的措施下,设备曝光时产生的臭氧和氮氧化物对环境基本无影响。诊断用X射线机采用数字摄像系统直接显像,不需要进行胶片的显影和定影等工序,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放射性废水及固体废弃物。 (三)辐射防护:项目对周围公众和工作人员的辐射影响满足有关标准要求。 |
二、听证告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有重大利益关系的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上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三、联系方式
联系人:建设局 土壤与辐射环境管理处
联系电话:0371—61312018
通讯地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星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