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新征程 更出彩•开放特刊 | 奋飞十年新空港

来源:河南日报 日期:2023-03-07 09:42

  这里是河南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口岸体系位居内陆之首,通关效率全国领先,外贸进出口全省占比55%。

  这里是中部大省联结世界的枢纽,全货机航线48条,通达欧、美、亚三大经济区28个国家和地区,跻身全球货运机场40强。

  这里是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核心增长级,高端产业快速集链成群,电子信息产业全省占比近八成,产业配套辐射带动多个省辖市……

68994131166731395

“空中丝路”越飞越广

  2013年3月7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获国务院批复,河南向着蔚蓝色的希望起航,迈入“云中漫步”的航空时代。

  10年奋飞,春华秋实。

  2017年6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时明确表示,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为河南扩大开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2022年2月6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卢森堡大公亨利时再次强调,“做大做强中卢货运航线‘空中丝路’”。

  2022年11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卢森堡大公亨利就中卢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习近平指出,建交50年来,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成果丰硕,郑州—卢森堡“空中丝路”搭建了中欧互联互通的空中桥梁。

  2022年4月,省委、省政府以前瞻的战略眼光,对郑州航空港管理体制进行了系统性重塑性改革,郑州航空港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3891489725099397

郑州航空港政务服务重塑性改革多项举措走在全国前列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郑州航空港的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郑州航空港锚定国务院批复战略定位,按照“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发展路径,“一张蓝图”绘到底,10年之后的郑州航空港已成为河南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2012年到2022年10年间,地区生产总值从206亿元增长至1208亿元,年均增长14.1%;工业总产值从1252亿元增长至5358.4亿元,年均增长17.2%;外贸进出口从1759亿元增长至4707.8亿元,年均增长11.1%。

  从“一张蓝图”到“现实样板”,从一个“港”到一座“城”……郑州航空港,这片承载着内陆大省光荣与梦想的热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河南速度”,演绎出一次又一次华美蝶变,在高质量发展的孜孜追求中,向全省人民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

  大枢纽:“空中丝路”联通全球

  “7L072要起飞了,往东看!”2月21日中午12时许,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第二跑道一旁的“小山坡”上,三名手持“长枪短炮”摄影器材的航空发烧友兴奋地喊着。

  其中一位年轻人还不忘给同伴叮嘱:“7L是‘丝绸之路西部航空’的全货机,别的地方看不到,抓紧拍哈。”

  “咔嚓、咔嚓、咔嚓……”伴随着相机快门声起落,这架“波音747”全货机直冲云霄。十多个小时后,它将飞抵大洋彼岸的卢森堡。这条横跨亚欧大陆的航线,自2017年6月14日起就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郑卢“空中丝绸之路”。

8981172018825415

2014年6月27日,“郑州 - 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线开通

  2000多年前的西汉,古丝路上悠扬的驼铃声从洛阳响起。2000多年后,飞机引擎的轰鸣声又以郑州为起点,打开了一条全新的“空中丝路”。

  2015年12月,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二期工程投入运营,成为中部地区首个拥有双航站楼、双跑道的机场;2022年6月,郑州机场东南6公里,以“郑州航空港”命名的高铁站正式启用,航空+高铁“双枢纽”一体联动大枢纽格局拉开帷幕;2022年8月,郑州机场北货运区建成投用,首开“保税+空港”货站模式,实现保税和空港货站功能融合,将郑州机场年货邮保障能力提升至110万吨以上;以“网络通达性、通关便利性、保障高效性、设施完善性”为核心竞争优势,郑州航空港货物集疏范围已覆盖我国90多个大中城市,开放功能不断放大,承载能力持续增强,在全球物流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55168277688781445

郑州机场

4993773751928871

郑州高铁南站

  走进今天的郑州新郑国际机场,20多个国家的全货机与中国邮政、国航、南航等国内航司全货机比翼齐飞,每天穿梭于郑州至卢森堡、洛杉矶、东京、首尔、莫斯科、吉隆坡等国际机场之间,将各类物资周转于中国和世界各地,彰显出国际贸易的旺盛活力,“空中驼铃”响彻蓝天,将内陆大省河南与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

  如今的郑州航空港,郑机、郑开、郑焦城际铁路等已全部引入机场和高铁郑州航空港站,地铁城郊线投入运营,机场至许昌市域铁路(17号线)运营在即,全区“三纵两横”(三纵即机场高速、京港澳高速、安罗高速,两横即郑民高速、商登高速)高速路网基本建成,一个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集航空、高铁、城铁、地铁、高速公路于一体的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正在这里强势隆起。

5836125086665189

综合交通枢纽能级加速提升

  展望未来,随着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升级为4F级机场,机场北货运区、高铁航空港站建成投用,国际陆港航空港片区、郑州港先后落地建设,郑州航空港将正式迈入“空、陆、铁、水”四港联动发展新时代。

  大物流:开放门户地位凸显

  坐拥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如何化优势为胜势,发展大物流、做强大产业?这是时代向郑州航空港提出的重大课题。“以货带客,货运优先”——在郑州航空港设立之初,省委、省政府就基于河南发展现状作出了精准判断和战略决策。

  在这一战略驱动下,经过10年发展,郑州航空港不断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和通关便利化水平,构建大口岸体系,增强物流集疏能力,内陆开放门户地位不断凸显。

599170723347658

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

  开放平台能级大幅提升,集聚辐射能力显著增强。郑州新郑综保区进出口值10年实现2.6倍增长,自封关运行以来保持“十连增”,始终居于全国综保区前两位,被海关总署誉为“小区带动大省”的标兵和典范。

  口岸体系位居内陆之首,内陆开放门户地位凸显。已形成包括国家一类航空口岸、综保区,以及进境水果、进境冰鲜水产品、进境食用水生动物、进境肉类、进境动物、国际邮件枢纽、进口药品7个功能性口岸(含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在内的“1+1+7”口岸体系,不仅是内陆地区口岸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口岸体系,也是功能全国领先的口岸体系。

  改革创新成果显著,通关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航空口岸全面实施24小时客货运通关保障和货物出口“提前申报”通关模式,通关效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中国(河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具备应用功能100余项,平台注册企业达1.5万余家,服务上下游企业3万余家,申报量覆盖率居中部第一。郑州航空港获批经营性租赁外币结付租金试点,郑州机场获批全国首个航空电子货运试点,先后推出“零延时”通关、B2B出口试点、优化进口商品退货流程等一系列便利化通关举措,进出口通关时间分别压缩至12.4小时、0.05小时,是全国平均时效的5倍和49倍;机场航空口岸空运进口时间压缩至14.98小时,位居全国第一。

  业内人士在评价郑州航空港10年发展成果时指出,在时效需求牵引、数字全面赋能的时代背景下,全球物流在时空布局、产业结构上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由此催生出新型全球物流枢纽。“从区位优势、联运优势、政策优势、货源优势等方面来看,将郑州航空港建设成为新型全球物流枢纽基地大有希望。”

  大产业:高端产业集链成群

  2月27日上午,郑州航空港南部,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华中供应中心生产车间内,机器设备高速运转,一辆辆无人智能物料运输车来回穿梭,穿戴着白色防静电服和帽子、戴着口罩的工人们正在产线上对服务器做最后的调试。

34270398661230884

超聚变生产线

  “定位于全球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制造和算力服务提供者,超聚变拥有专利超过2000件,依托20年的技术积累,我们致力于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可信赖伙伴,让用户的业务更稳健、更高效、更智能。”该公司公共及政府事务部总裁李翔宇告诉记者。

  作为我省重点引进的算力产业龙头企业,超聚变布局河南的步伐紧锣密鼓:2021年9月13日,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注册成立,11月5日正式落地河南;12月18日,郑州产线首台服务器在郑州航空港正式下线,形成规模量产。2022年7月30日,作为郑州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标志性项目,超聚变研发中心及总部基地项目正式开工。

  超聚变的入驻只是郑州航空港高端产业快速集链成群的缩影。近年来,郑州航空港以“优势再造抢跑新赛道、创新驱动培育新动能”为主攻方向,加快培育发展航空物流、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现代服务业六大主导产业,产业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生动景象。

  航空物流业发展迅猛,电子货运、海外货站、空空中转等三大试点成效持续显现,形成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多点支撑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累计入驻顺丰、安博、“三通一达”等物流业企业400余家,初步构建起服务于航空运输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形成以苹果手机为主的电子产品全球集散中心、UPS国际快件分拨中心、西班牙Inditex集团服装分拨基地、德国戴姆勒等高端汽车零配件分拨中心,以及生鲜冷链、快邮件和跨境电商等新兴产业集聚地。

9176132594949258

跨境电商产业发展迅猛

  电子信息行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已有富士康产业集群以及超聚变、联创电子、郑州合晶、华锐光电等百余家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从关键核心元器件到高端整机品牌、“芯屏网端器”全产业生态圈。2022年,电子信息产值突破5000亿元,达到5287.4亿元。

6116601230043013

华锐光电外景

  生物医药产业异军突起,郑州临空生物医药产业园成为我省规模最大的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发生产创新创业基地,也是河南省首家生物医药CXO一体化中试基地,汇聚了鸿运华宁、晟斯生物、东富龙、美泰宝等医药领域龙头企业40余家。

  跨境电商发展突飞猛进,郑州航空港正式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以来,年度总单量从2015年的74.6万单迅速上升到2022年的12309.18万单,业务量占郑州综试区总量的比重从2015年的1.59%增至到2022年的62.44%。其中,跨境电商进口业务完成6661.80万单,货值107.24亿元,占郑州综试区进口业务量的八成以上,位居全国跨境电商口岸前列。

  引龙头,育集群,抢赛道,一个支撑航空大都市加快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加快构建,助推引领全省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大都市:魅力空港展露新颜

  “生在港区,长在港区,当过村支书,干过城建活儿”的郑州航空港居民王忠禄,几年前怎么也想不到曾经孟庄的土地上,会“变”出如今这样一座新城。

  “四港联动、迎宾路‘转盘’那,最早叫‘机场西入口’,十几年前恁出名的‘南北市场’现在都变成了高楼大厦。别看我是个老住户,很多地方都不认识了。”站在郑州航空港迎宾大道与振兴路交叉口的立交桥下,王忠禄充满感慨。

6280949442658282

充满活力的空港新城

  过去10年,郑州航空港“长”大了5倍多,建成区面积达到10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90万人,基础设施覆盖超过220平方公里,曾经的农田和荒地上矗立起幢幢高楼和大片的工厂,条条景观带如项链般串起一个个公园、游园。每逢周末,双鹤湖中央公园、苑陵故城遗址、园博园都会迎来不少游客。

9204849798988018

双鹤湖中央公园

  过去10年,郑州航空港城市功能不断完善,雨水管道、供水工程、供电工程、燃气工程、通信网络建设加快推动,市政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郑州城市轨道交通城郊线建成投用,实现郑州航空港与郑州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快捷联系。引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院区、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区、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郑州一中、河南省实验小学、河南省实验幼儿园、河南省职工文体中心等大批优质医疗、教育、公共服务资源,各类学校达200所、学位约13.8万个,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达248个、医疗床位2748张。

7981640692239154

城市交通方便快捷

  过去10年,郑州航空港城市宜居度不断提升,南水北调以东“三纵三横”生态廊道、道路绿化及街边游园建成落地,建成综合公园5个。截至目前,全区绿化总面积达到345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6%;建成生态水系总长度40公里,水域面积达115万平方米,建成区已形成大生态、大园林的城市绿化风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按照省委、省政府将郑州航空港打造成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圈核心增长极”“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中原特区”的新目标,郑州航空港抢抓发展新机遇,在人们热切的目光下又开启了“二次创业”的新征程。

  2022年6月25日,郑州航空港道路交通优化提升建设项目集中开工,此举意味着实现郑州主城区与郑州航空港半小时通勤目标再近一步。这是继省委、省政府赋予郑州航空港省辖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与郑州主城区和开封高速免费通行、高铁郑州航空港站启用之后,郑州航空港掀起“二次创业”新高潮的又一大手笔。

  10年间,从“港”到“城”,郑州航空港实现了化茧成蝶的美丽蜕变。站在全新历史起点上,郑州航空港必将开辟下一个10年辉煌。

  “当前,郑州航空港正处在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重要窗口期,未来一个时期,我们将紧盯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坚定不移走好‘枢纽+开放’路子,深入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全力推进‘二次创业再启航’,努力为现代化河南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展望未来,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主任田海涛充满信心地说。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祝福奋飞的航空港!祝福出彩的大中原!(记者 杨凌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