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层出不穷,呈现出越来越“专业化”和复杂化的特点。不容忽视的是,不管诈骗形式如何多变,有一类诈骗始终稳居榜首,那就是刷单诈骗。据某宝2022年《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和技术应用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11月到2022年9月,某宝用户通过举报中心提交的案件线索中,刷单类诈骗案件高居榜一,占比30.98%,数量比排名第二的冒充类诈骗多了近一倍,是名副其实的“诈骗之王”。
刷单诈骗中最常见的应该是兼职刷单。诈骗分子通过短信、群聊、社交平台发布简单又多薪的网络兼职广告,引导受害人参与网络兼职“做任务”,其实就是刷单(看看,骗子都故意在规避“刷单”的字眼,现在一般都说是“做任务”)。一开始让受害人做小额“任务”(刷单),并及时返现骗取信任,之后让受害人做大额“任务”(刷单), 以“联单”“系统出错”等原因让受害人不断“做任务”(刷单),但绝不再返现。
近年来,刷单手法不断迭代升级,使用多种方式引诱受害人“上钩”,让他们卸下防备心理,其中比较典型的手法就是“企业代付”。诈骗分子以企业代付无需受害人垫付资金、零风险为由,打消受害人的顾虑,并发来虚假的企业代付操作视频让他们放心付款。实际上,视频中的企业代付步骤是诈骗分子“无中生有”的,实际付款过程中,根本没有企业代付这一选择,且还没到企业代付的步骤,受害人的钱款已经转出去了....
根据某宝2022年《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和技术应用研究报告》,2022年的电信网络诈骗,除了有对典型骗术的“改造升级”,也十分擅于利用社会热点制造噱头,以假乱真。刷单诈骗也不例外,如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实施后,多家银行推出了消费金、话费等开户奖励。电诈团伙抓住契机,以为银行拉客户为由,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代开户有奖励的任务,吸引受害人来“刷单”之后,再诱导受害人缴纳押金、保证金等。受害人在此类骗局中不仅面临资金损失风险,更有被他人利用隐私信息进行牟利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