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一统十联“一把手”谈营商①丨营造便捷高效政务服务环境

来源:顶端新闻 日期:2023-05-24 09:09

  【编者按】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今年以来,郑州航空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重塑营商环境“气候”,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改良营商环境“土壤”,这样的勇气与魄力值得被记录。

  自5月22日始,顶端新闻着眼优化营商环境“一统十联”工作机制推进过程中的头雁引领作用,聚焦“关键少数”,邀请郑州航空港各单位“一把手”,结合主责主业、单位特点和工作实际,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谈认识、谈体会、谈感受、谈打算、定目标,并严格“三个摆进去”,即把自已摆进去、把问题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通过撰写“一把手”谈营商,真正实现以学铸魂、以学促干、推动工作。

  强化“一统十联”工作机制 营造便捷高效政务服务环境 助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作者:郑州航空港区党政办公室主任 曾东卫

  曾东卫

  今年以来,我区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二次创业”的“突破口”,探索建立具有功能区特色的优化营商环境“一统十联”工作机制,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强保障。按照全区优化营商环境“一统十联”工作的统一安排,党政办高度重视,迅速成立工作专班,统筹协调“一统十联”相关工作,坚持以提升营商环境为总目标,充分发挥改革“关键一招”作用,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紧盯政务服务提质增效、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处置办结、智慧城市平台建设等重点任务,明确方案,建立台账、工作制度,强化督导,持续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

  一、以行政审批“五件事”为突破口,助力提高便利化政务服务效能

  从企业和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急迫的问题入手,把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有诉即办”“交房即交证”和全面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审批事项免证可办等5件事,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突破口。

  一是 “一件事一次办”。优化调整“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所涵盖的办理要素,完成第一批国家部署的13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清单,设立“一件事一次办”线下综合受理窗口,全区19家审批服务职能单位和8家公共服务提供单位2493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管理和运行,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实体大厅率达到 100%,“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100%,“零跑动”事项占比95.43%。

  二是审批事项“免证可办”。以“免证可办”和材料“应减尽减”为目标,在“免证可办”的基础上实行告知承诺,推行“免证可办”+“告知承诺”审批,进一步压减办事材料、缩减办事流程。编制完成第一批“免证可办”事项清单185项,同时建立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实时更新调整清单。

  三是惠企政策“免审即享”。全面梳理区本级出台的、本行业领域正在贯彻落实的惠企政策,制定印发《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工作方案》,明确重点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建立问题台账,开展督导检查,实现问题搜集、整改落实、督导评估全闭环管理。

  四是不动产“交房即交证”。全力推进“交房即交证”常态化,在联合验收阶段,实行“并联审批、联合验收、数据共享”,在不动产登记阶段,实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线上集中受理、限时办结,推行“集中面签,限时报件,集中发证”的办理模式,进一步优化了“交房即交证”的办理程序,整个业务流程由116个工作日压缩至19个工作日。

  五是政务服务“有诉即办”。针对企业和群众的“急愁难”问题,政务服务大厅设立“有诉即办”“办不成事”服务窗口,做到“有诉即接、有诉即应、有诉必办、有诉即办”。探索建立闭环工作机制,提供即时咨询、即时解释、即时帮助协调处理等服务。拓宽诉求渠道,今年以来,处置各类诉求7件,问题解决率、回访满意率达100%。

  二、以“12345”热线为“小切口”,助力提高一体化政务服务效能

  聚焦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发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集咨询、投诉、求助、建议为一体功能,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服务,促进政务服务再提升。

  一是搭好便民服务台子,确保工作运转有序高效。明确专职办理人员负责12345热线群众反映问题的转办、督办、反馈、归档等工作,建立统一受理、按责转办、限时办结、协调督办的工作机制,细化办理流程,加强日常监督,提高办理质量,对不满意承办单位全程跟踪,细究问责。今年以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共受理企业、群众诉求5676件,案件办结率96%。二是压实便民服务担子,确保问题解决高质高效。建立健全周报、月报、专报和督导研判工作制度。针对服务项目、服务企业过程中出现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典型问题,加强与区纪检监察部门联动,及时反馈案件线索,推动提升行政效能,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三是拓宽服务项目的路子,确保服务企业优质高效。围绕重点项目和企业,持续推进“敲门”服务工作机制,关注企业在政务服务相关的难点和热点,强化与各有关部门沟通联动,推动诉求及时得到处置解决。拓宽政府和项目、企业之间的服务通道,向项目、企业传递“我敲企业一次门,企业随时敲我门”的服务理念和“有诉即办”的服务宗旨。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诉求,促进企业和人才留得住、过得好。

  三、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接入口”,助力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研究出台数据管理开发等制度文件,重点做好全区统筹,统一技术标准。持续推进数据归集共享,跨平台交换,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加强数据开发,充分发挥数据价值,促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一是统筹全区平台项目需求,为数字航空港提供技术保障。布局“云图网安”等数字底座,以数字化手段赋能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研究出台智慧城市项目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专家库管理办法等上位文件,加快推进惠企利民项目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加强人才服务能力,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二是推动数据归集共享,为政务信息互联互通提供支撑。积极推进电子证照、电子材料归集工作,目前全区各部门已归集96类电子证照、21类电子材料,实现电子证照、电子材料的多场景应用;搭建完成共享交换平台,为区内34个信息化系统提供数据服务;实现政务信息的跨部门、跨层级互通,为各类政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三是加强数据开发利用,为挖掘数据价值打好基础。起草数据共享开放管理办法、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等上位文件,已完成320个现有信息化系统数据梳理,初步整理完成政务数据目录,为挖掘数据价值打好基础。

  四、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源,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深入贯彻落实全区“一统十联工作机制”,制定下发营商环境与深化改革联动机制实施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周工作报告等工作制度,加强督导检查,牵头推进全区各项改革措施落实落地。

  一是制定并下发工作方案。聚焦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投资贸易环境,围绕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要素配置改革、司法执法改革,加大自贸区创新成果复制力度等重点任务,制定并下发了《优化营商环境与深化改革联动机制实施方案》。

  二是建立工作台账。形成《优化营商环境与深化改革联动机制工作台账》。目前已将4个方面19项工作任务分解至政务服务、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等14家牵头单位;各单位将19项任务细化为46小项,明确了月度工作目标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任务细化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三是建立周报告制度。明确各责任单位联系人,每周对各责任单位就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跟踪沟通,收集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汇总后更新工作台账。经过与各单位联络员的多次协调,细化形成包括本周工作进展、下周工作计划、五、六、七月工作目标的细化工作台账。每周四报送工作进展,党政办根据时间节点与工作进度要求,加强督导。

  下一步,党政办将以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对我区进行系统性、重塑重构改革要求为统领,把全面深化改革贯穿始终,以联动工作机制为抓手,不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切实把改革成果体现在“效”上,强化领导,深入谋划,加强督导,聚焦重点,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