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大美港区 > 区情概览 > 八大优势

八大优势

来源:河南郑州航空港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4-02-23 16:36

  历经十二年发展,河南郑州航空港区形成了特区体制优势、交通枢纽优势、开放高地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发展空间优势、营商环境优势、人才储备优势、超大市场优势等八大优势,发展动能充沛。

  特区体制优势:系全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2022年,河南省委对航空港区进行重塑重构改革,充分放权赋能,赋予省辖市级人民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经济职能实现省区之间政策直达、需求直报、业务直通。实行大部制、扁平化管理,职能相对集中,设立16个业务部门、10个事业单位、17个乡镇(办事处)。实施“三化三制”“管委会+公司”改革,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特区建设。

  交通枢纽优势:航空港、公路港、国际陆港、高铁港、出海港联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已突破80万吨,居全国第6位,跻身全球40强;公路港首创国际跨境公路运输业务,通达俄罗斯、塔什干、万象等“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2024年,从航空港区发出的TIR车辆数占全国四成,居全国首位;国际陆港是中东部地区唯一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今年5月建成投用,预计2035年具备“万列千万吨”货物集疏能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国际铁路枢纽港;高铁港借助米字形高铁网络实现高铁物流快速集散,已开通郑渝高铁快运业务,打造国家高铁物流实验区;出海港依托具有2370年历史的贾鲁河,规划四级航道,沿线布设郑州港中心港区,与郑州国际陆港实现公铁水联动发展,构建中原出海新通道,更好对接长三角一体化 发展 、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支点。

  开放高地优势:打造内陆地区功能最全、效率最高的“1+4+N”开放体系。“1”指新郑综合保税区;“4”指航空口岸、国际陆港、邮件口岸、公路口岸;“N”指进口肉类、水果、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药品、粮食、汽车等功能性口岸。7X24小时通关,口岸通关效率全国领先。2024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值完成4094.42亿元。

  产业基础优势:正在加快培育以富士康、超聚变、合晶、龙芯为头雁的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比亚迪、创维、吉利为龙头的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以通用技术、国药、中信、华润等为龙头的千亿级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和航空航天卫星、高端装备制造、会展商贸、现代物流、创意时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若干百亿级产业集群。

  发展空间优势:实际管辖面积74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32平方公里,基础设施覆盖面积超220平方公里,绿化面积32.92平方公里。划定“三区三线”城镇开发边界406.81平方公里,新增城镇开发边界223.04平方公里,可满足各类超大型项目迅速落地。

  营商环境优势:推出“一统十联”营商环境监督管理机制,实行“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等举措,出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优化营商环境办法(试行)》,实现“办事不求人、办事最简单、办事最干净”,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全省“成本洼地”“效率高地”。

  人才储备优势:聘任阎锡蕴等12位院士为首席科学家,引聚长江学者、国家杰青近40人,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54名、市级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239名,组建PI团队102个。引进科研人员超过300人、教育医疗人才6000余名,青年人才近11万名,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3.6万人。研究出台中原特区人才计划、中原医学科学城“再造新高峰”人才发展十条等系列人才政策,持续推进“一个主导产业、一类专业人才、一套政策体系”。

  超大市场优势:河南省拥有近一亿人口,1127万市场主体,2200万中等收入群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万亿元,以郑州为中心、两小时高铁圈覆盖了全国四亿人口,两小时航空圈覆盖全国90%人口,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2024年,河南省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近2.8万家,经济总量、工业体量排名全国第5位,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