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卫生体育局
-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特殊教育三年发展规划(2022—2024)
- 2024-04-15
2016—2021年,郑州航空港区特殊教育事业实现从无到精的跨越发展。截至2022年底,我区七类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6%,其中三类残疾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7%。初步建立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推进“医教结合”“普特融合”模式有效发展;设立培智类特殊教育学校一所,成立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和区“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为全区残疾儿童教育安置提供专业支持和保障。但也存在残疾儿童教育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标准化建设尚未达成,不能满足各学段学生学习需求;融合教育教师配备不足,特殊教育专业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的教育水平和服务质量,制定我区第三届特殊教育三年发展规划,确保港区特殊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总体目标
2024年,积极推进融合教育,建设特殊教育资源中心1所、投入使用标准化资源教室5间,为招收残疾儿童的普通学校配齐资源教室,配足资源教师,实现特殊教育由量向质的转变。
二、具体目标
(一)提高学生成绩和表现。通过提供更好的教育和个性化支持来帮助学生克服障碍,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表现,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设计适当的课程、活动和社会实践。
(二)增加学生数量。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继续扩大特殊学生群体,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适宜的教育支持服务,确保航空港区范围内没有残疾学生因自身原因失学。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争取2024年进行航空港区特殊教育部属高校特招工作,招募一批高素质、富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支持。
(四)提升硬件设施。做好教育硬件设施建设,引入新的技术,确保特殊教育设施和设备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例如:无障碍通道、多功能教室等。
三、具体策略
(一)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形成以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统筹,以区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支撑,以各中心校、局直学校为依托的特殊教育体系,推进特殊教育标准化建设,为残疾学生提供高质量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就学方式。
(二)增强特殊教育保障能力。统筹财政教育支出,根据残疾学生类别繁多、程度偏重、教育成本较高的特点,在国家规定基础上适度提高学前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阶段经费标准、特殊教育教师津贴等,并在表彰评优方面优先向特殊教育教师倾斜。
(三)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增加培训力度,全面提高特殊教育人员评估安置、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水平,对特殊教师实行5年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提高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巡回指导、承担“医教结合”实验相关人员工作和交通补助。
四、预期成果
特殊教育工作发展规划方案旨在通过改革创新、加强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等一系列措施,推动本区特殊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为特殊学生提供有力保障,实现特殊教育学校条件显著改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高效融合,让航空港区特殊教育成为省内特殊教育事业新的亮点。